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0年9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乘“风”而上 借“光”发展
新能源产业助推甘肃酒泉经济腾飞
记者李琛奇

  本报讯 记者李琛奇报道:日前,甘肃酒泉市委书记李建华向社会通报了酒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组数据。2009年8月8日国家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在酒泉奠基后,当年新增风电装机169万千瓦,年底累计完成220万千瓦,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64亿元。到今年8月31日,全市新增风电装机267万千瓦,光电装机43兆瓦,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完成150亿元。到今年9月底,可完成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516万千瓦装机任务,10月底750千伏超高压双回路输变电工程建成运行,风电装备制造销售收入今年可实现200亿元。

  “在甘肃省委提出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战略时,我们的风电装机是11万千瓦,2009年,风电装机当年就发展到了220万千瓦,正是这220万千瓦奠定了我们今年完成516万千瓦的基础。”李建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我们的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风电装备制造从零起步,到2009年底,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64亿元,相当于甘肃全省当年装备制造业总收入量的80%,直接带动了风电和装备制造两个产业。”

  李建华认为,“风电带动了酒泉整体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位于甘肃河西走廊最西端的酒泉,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国土面积的42%。酒泉绿洲是传统的灌溉农业区,已培育并形成棉花、制种、草畜乳、蔬菜、葡萄、啤酒原料等6大农业特色产业,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种子繁育基地和最具优势的对外瓜菜制种、花卉制种基地之一。这里广袤平坦的戈壁荒漠蕴藏着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风能资源总储量1.5亿千瓦,可开发量40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资源理论储量20亿千瓦以上。

  “酒泉被确定为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并正式启动建设后,我们坚持以风电促网架建设、以风电促调峰电源建设,以风电促装备制造的发展思路,整体推进风电、光电、调峰电源、电网建设、装备制造、资源综合利用、水能和核乏燃料处理‘6+2’新能源产业体系建设,新能源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酒泉市市长康军告诉记者。

  酒泉市乘“风”而上,借“光”发展,吸引了国内大批的投资者和国际新能源行业的目光。位于肃州区的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作为国家风电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已引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29家,其中上市公司13家、中央大型企业8家。2009年,能源工业及装备制造业完成投资175.3亿元;风电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64亿元,风电及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6.4亿元,同比增长6.6倍。今年,风电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可达到200亿元,风电及装备制造企业可实现工业增加值80亿元。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加快建设以酒泉、嘉峪关为中心的风电,以敦煌为重点的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力争到202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以上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以上太阳能发电基地,更加坚定了投资者对酒泉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信心。在7月初开幕的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和中国(酒泉)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上,总额超过900亿元的88个项目在酒泉落地,其中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业项目签约金额近750亿元。

  7月6日,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与酒泉肃州区人民政府在“兰洽会”签约,投资9800万元建设50兆瓦太阳能电池封装生产线,次日即在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奠基并开工建设,创下了“兰洽会”签约项目开工建设最快的纪录。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峰说,到今年年底,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将形成年产100台1.5兆瓦至3兆瓦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和50兆瓦至10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生产能力,年产值将达到50亿元以上。

  康军高兴地告诉记者,酒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1.05亿元,同比增长14.7%;财政收入突破45.01亿元,增长1.07倍,实现当年翻番;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速居全省第一,总量居全省第二;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16亿元,增长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83亿元,增长2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04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410元,分别增长10.2%和11.2%。今年前7个月,全市财政收入29.8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9.6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98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跃居甘肃全省前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