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9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西南北看秋粮 
措施到位保增产
本报记者 林火灿

  行走在黑龙江垦区,映入眼帘的是道路两侧金灿灿的稻田。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战略后备基地,黑龙江垦区战胜了春涝和冰雹等灾害,赢得了全作物丰收在望的大好形势。

  9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黑龙江省富锦市二龙山镇东凤阳村村民徐金富家,这位66岁的老人正忙着收拾场院,为即将收获的稻子腾地方。在自家的稻田边,徐金富告诉记者,今年家里80亩水田全种上了水稻,长势非常喜人。“前几天,市里的农业技术员刚来测算过,估计我家的水稻一亩地大约能产0.75吨粮食。”徐金富兴奋地说。

  说起今年春耕的过程,徐金富说,种了这么多年的水稻,还是第一次遇到像今春这样的天气。开春由于持续低温,降水也多,地里到处是水,打埂子非常困难。后来,借来了两台拖拉机,一起拉拽打埂机,这才顺利完成。“因为复杂天气,今年每亩地投入的成本有所增加,但庄稼长势不错,粮食应该能卖个好价钱。”徐金富对此很有信心。

  今年,黑龙江垦区的种粮人都有与徐金富类似的经历。不过,由于春播抢抓农时比较顺利,而夏天又遇到持续高温天气,保证了水稻的生长,稻穗多、颗粒饱满、空瘪率低,水稻丰收在望。

  黑龙江省农委主任王忠林告诉记者,近年来,黑龙江垦区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基本建成防洪、除涝、灌溉和水土保持4大水利工程体系,初步建立起排、灌、蓄结合的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垦区气象灾害预警预报网络,使垦区农业综合抗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为保证今年农作物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二龙山镇,记者见到了34岁的孙圣海。这位远近闻名的全国种粮大户告诉记者,今年,他刚开始全面改种水稻就遇到复杂多变的自然天气,经过努力还是顺利地完成了春播。为了让庄稼长势更好,他特意给水稻施上了有机肥料。孙圣海说,虽然有机肥的成本比普通肥料略高,但一亩地的有机水稻能比普通水稻多卖170元。看着地里的庄稼呼呼地长,孙圣海心里的喜悦全写在了脸上。

  二龙山镇镇长王红钧告诉记者,二龙山镇有种大豆的传统,近年来农民种水稻的积极性更高了。政府也在一些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农民把旱地变成水田,增加水稻的播种面积,“这既能帮助农民增加收益,也能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二龙山镇的水稻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6万亩,达到了14.6万亩。王红钧介绍说,在种植大豆方面,政府也通过建立150亩的科技示范区,种植了10个高产高蛋白或高产高油的大豆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并在每个村设置了科技示范户,从而更好地引导农民优化大豆品种,提高收益。

  “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粮食综合产能,这是我们发展农业的重要方向。”王忠林说,2010年,黑龙江垦区继续优化种植业结构。东部分局继续扩大水稻和玉米面积,西部分局以扩大玉米种植面积为突破口,继续推进“一轮三调”,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因地制宜扩种高效经济作物;城郊农场加快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扩大高产高效蔬菜、花卉和苗木生产,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在东凤阳村,记者看到一片大棚基地,村民韩晓林告诉记者,这是村里集中育秧的地方,“多亏了这个大棚基地,不然今年就得为秧苗发愁了。”韩晓林说,一开春,政府就组织村民共建大棚基地,村里出土地,政府提供技术和资金,共同培育秧苗。由于今年遇到低温多降水天气,大棚的作用更加明显了。 

  记者在黑龙江农垦总局红兴隆分局友谊农场采访时,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副主任张国军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做好技术服务,农场加大了科技投入。在每年秋收结束后,农场派出科技人员到各地去取土样进行化验。来年春天,根据化验结果指导农民进行全年施肥,从而确保施肥既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提高肥料利用率,又为垦区的有机农业发展创造条件。

  据王忠林介绍,近年来,黑龙江垦区通过整合科技力量,狠抓农业科技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科技进步不断加快。目前,垦区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7%,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2%,为实现粮食大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