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科技成果转化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每年的科研成果数以万计,但真正能够实现产业化的比例较少。进一步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题中应有之义。从今天起,本报以篇版联动的形式,推出“转变发展方式调研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系列报道,深入报道一批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积累的好做法和成功经验,探讨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敬请读者垂注。
8月,从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传来喜讯,世界首套、全球最大的甲醇制烯烃生产装置投料试车一次成功,开创了煤基能源化工产业新途径。神华公司向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发出了感谢信,因为这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正源于该所的原创技术。
又一项从院所走出的创新成果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
科研院所理应是创新的“源头活水”,然而长久以来,大量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以中科院为代表的一批科研院所开始多方创新求变,希望闯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成果转移转化之路。
思维之变:关注市场需求
9月1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江西信江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新能源客车的研发与推广;同时与江西省科技厅签署了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协议。自此,中科院电动汽车从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系统集成到技术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的科技创新价值链全部打通。
短短3年多,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异军突起,在智能机器人、电动汽车、低成本健康、高性能计算与数字城市4大新兴产业领域,以科技与产业、资本紧密结合的新模式,成功转化了大批成果,带动企业工业增加值逾50亿元。
“中科院搞基础研究本身就是强项,除此之外,还必须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研究院院长樊建平一句话道出了许多科研院所的雄心。正如科技部政策与体改司副司长李新男所说,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种条件的支撑,对广大院所来说,就是要在面向市场、服务企业上下功夫。
“转变思维模式的时候到了!”中科院院地合作局副局长孙殿义深有感触。他指出,科研院所的传统思维模式是,国家提出需求,科学家瞄准方向,然后刻苦攻关做出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这种模式曾满足了粮食增产、“两弹一星”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然而今天,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阶段,这种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市场对新技术的渴求。
因而从10多年前开始,中科院就尝试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更加关注市场需求,从企业需求中凝炼研究目标,再回到企业进行产业化。
思路一变天地宽。如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闪耀着来自院所的科研成果的光辉:在制造业领域,可视化铸锻技术的应用开发出了大型船用曲轴,使我国大型船舶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心脏”;在印刷产业领域,纳米材料的应用开创了我国绿色环保印刷的新路;在信息通信领域,TD—LTE这项被看作未来4G时代最有市场的技术渐行渐近……
视野之变:着眼区域发展
一组数据令人赞叹:截至2009年底,中科院与30个省区市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与20多个重点城市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建科技研发与成果转移转化机构累计798个,通过成果转化,为地方企业年新增销售收入超过1400亿元。
然而孙殿义告诉记者,这组数据的背后,是长期以来我国公共科技资源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协调的现状。他展示了一张中国科技资源版图,上面清楚显示,越是沿海地区等经济发展的“高地”,越是科研院所等科技资源的“洼地”。“比如,中科院过去在江苏有什么研究所?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几亿年前的事,紫金山天文台———探索几亿光年远的事,这些显然不能满足江苏作为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的科技需求。”
为此,中科院近年来更加关注国家整体需求,更加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确立了东、中、西3大板块的科技发展战略布局,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
东部地区是我国率先发展地区,对科技的需求旺盛,中科院在这里的重点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以应对经济全球化竞争。“十一五”期间,中科院通过对东部各区域产业需求的深入调研,采取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形式,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高起点新建了10个研究所,包括宁波材料工程研究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化工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改造传统产业、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发展现代农业是科技支撑中部崛起的重要切入点。在这里,中科院通过建立若干个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推动分子育种、绿色农药、节水灌溉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同时以煤变油、碳纤维等新技术的推广,推动传统工业的改造提升。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特色资源优势明显,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中科院部署了科技支黔、科技援藏、科技支青、科技支甘、科技支新5大专项工程,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重点,用成熟先进技术支持西部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利用。“十二五”期间,中科院还将面向整个西部的产业发展,提供各类先进适用技术。
机制之变:强化市场导向
去年12月,全球首套年产20万吨煤制乙二醇工业示范装置在内蒙古通辽市建成,生产出了合格的乙二醇产品。几周后,中科院将全院瞩目的“杰出科技成就奖”颁给了“万吨级煤制乙二醇技术攻关研究集体”。
谁有资格获得这一年度大奖?孙殿义告诉记者,为产业振兴、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当仁不让。乙二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战略物资,国际上主要采用石油路线制备。目前,全世界的乙二醇若都以煤为原料生产,节省下来的石油相当于新开发一个年产5000万吨的大庆油田。
在科研院所,评价考核机制对成果的产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李新男认为,过去以SCI论文为导向的考核机制,鼓励研究人员少为成果转化操心,而研究者恰恰是最了解成果、最能决定其产业化方向的,因此,要真正发挥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就必须改变当前的评价考核机制。
人们欣喜地看到,一些卓有成效的改革正在科研院所展开。孙殿义告诉记者,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果断取消了一切科技成果鉴定活动,取消了一切对成果的评奖,论文也不再是职称评定的惟一标准,“因为科技成果只能靠市场、靠时间去检验,不能简单地由某位专家决定是否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是否填补国内空白。”
在弱化论文导向的评价机制的同时,中科院开始强化市场导向的作用。一方面,设立了针对集体和个人的杰出贡献奖、院地合作奖,评奖标准很简单———看你到底为产业、为区域发展做了多大贡献;另一方面,在与地方共建的新研究所建立了理事会制度,实施目标管理,获得了多少专利、为企业新增了多少产值、对产业的贡献度多大。“检验标准是地方政府满意、合作企业满意和当地老百姓满,而不是我们自己满意。”孙殿义说。
在更重要的创新源头———应用技术课题研究的立项上,中科院确立了“需求引导立项”的原则。研究课题在立项时都必须有技术出口,明确为哪家企业做、做出来给谁用;而院地合作的项目立项,只要企业有需求、愿意合作、技术成熟,研究所支持便准予立项。
“只要是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各种机制体制我们都愿意去尝试。”孙殿义说。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评价考核体制的变革成为一种潮流,必将有更多的成果走出院所“深闺”,接受市场洗礼,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