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9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常德盛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要)

把答卷书写在大地上

江苏省常熟市委书记 王 翔

  常德盛同志44年如一日,带领乡亲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创造了蒋巷奇迹,把一个共产党人的人生答卷写在了蒋巷大地上。他的事迹广为传播,我到常熟工作以前,就已十分了解、深感敬佩。担任常熟市委书记后,我与常德盛同志有了更多交流相处的机会。越是接近他,越为他的先进事迹所打动,越为他的高尚情怀所折服。

  1966年,常德盛被蒋巷村民全票推选为大队长,从那天起,他就立下誓言,“一定要让全村人过上好日子。”他用自己44年的奋斗来践行这个誓言,在蒋巷村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交出了一份份出色的答卷。常德盛在艰苦创业、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3大步,闯出了蒋巷村独特的发展之路,那就是“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

  上世纪60年代,常德盛走马上任、满怀激情,带领大家实施了长达10多年的治水改土工程,靠一根扁担两只箩筐,肩挑背扛,累计完成50多万土石方。千亩低洼地填高了1米多,变为田成方、树成行、渠成网、路宽敞的旱涝保收吨粮田。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苏南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这时常德盛已不满足于“农业样板村”的现状,决心抓住大好机遇把工业发展起来。通过到上海、南京等大城市考察市场,他决定兴办建材厂,生产彩钢板。他靠着热忱和诚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打开了新型建筑材料的市场,常盛集团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成为华东地区知名的轻、重钢结构和轻质建材企业,为全村建设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上世纪末,当蒋巷村民的米袋子、钱袋子双双鼓起来后,面临着还要不要继续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从一条“麦子下岗、竹子上岗”的新闻中,常德盛敏锐地发现了乡村旅游的广阔前景,创造性地提出了旅游旺家的新思路。村里依靠工业反哺,先后投资近亿元,开河挖渠、建桥铺路、造楼修亭,积极开发“田园风光游”、“休闲生态游”、“民俗风情游”等项目,每年吸引游客1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近千万元,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互动共赢。

  常德盛自担任村书记以来,就给自己规定了许多“不”:不吃请、不受礼、不徇私,不拿全村最高的工资、不拿全村最高的奖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等等。

  常德盛总说:“我只想认认真真为蒋巷做点事情,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事实上,常德盛还是有很多次提拔机会的,但都被他放弃了。他说:“我的理想、我的希望、我的根都在蒋巷,把蒋巷的工作干好,是我对组织最好的回报。”

  常德盛多年来放弃了许多该得的奖励、提成和股份。对此很多人认为他傻。可常德盛却说:“自己的口袋装得满满的,你还能为蒋巷人做事吗?我一分股份都不要,我就站得直,我就可以为蒋巷村做更多更大的事情!”

  常德盛44年心为群众想、领着群众干、家让群众当,他一心关爱百姓,一辈子无私奉献,成为一面特别具有凝聚力和号召力的旗帜。最近,我们在蒋巷村召开了全市创先争优动员大会,在全市6万多名共产党员中再次掀起了学习常德盛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大家纷纷表示,要像常德盛那样扎根基层、深入群众、创先争优、乐于奉献,为把常熟建设成为苏南县(市)中城市环境最为秀美、文化事业最为繁荣、富民强市最为协调的江南名城而不懈努力,交出一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优秀答卷!

胜似亲人的好书记

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村民 孙启华

暮萌兆樱乙行怀J榧嵌晕业陌镏?

  24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正在家,有一个朋友找我帮他去扛一台拖拉机头,我就糊里糊涂地跟他去了,后来才知是犯了盗窃罪,被劳教半年。出来以后,我越想越冤,就一天到晚喝闷酒、和老婆吵架,老婆受不了就回了娘家。

  有一天我到镇上喝酒,晚上十点多了才醉醺醺地回家,推开门一看是常书记在那坐着。常书记说:“小华子,今天我去你地里看了一下,你好几天没去了吧?稻飞虱发作的很厉害,我已经帮你喷过农药了,今天来就想问你两句话。第一句,你还想不想要这个家了?”我低着头说:“想。”“第二句,那你以后想怎么发家致富?”我回答说:“我想啊,可我没办法呀。”常书记说:“你今晚好好想想,我明天下午再来找你。”

  第二天下午,他走进我家说:“小华子,来说说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我昨天想了一晚上,也没想出个好主意。”常书记说:“我看你当个养猪专业户,这样子你理家致富两不误,你看怎么样?”我说:“这主意是好,可我现在什么都没有,搭猪棚,买苗猪、进饲料都要钱。再说猪养大了往哪里卖啊?”常书记说:“这些事我也帮你想好了,启动的钱村里先给你垫,饲料来源我帮你联系,销路的事我也认得一些人,到时候我们一起想办法。”我点点头:“常书记,我听您的,一定好好干。”就这样,我的事业起步了。

  第三年,猪价大跌,足足亏了10万元,不仅亏了老本,把两年的利润也搭进去了!这钱可怎么还?就在这时常书记来了。他带来了补助金,也给我带来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他给我分析了养猪业的发展形势,认为养猪一定有前途。常书记见多识广,他的话我信!于是,我拿着常书记送来的补助款,趁低价一下子又进了500头苗猪。4个月后这批猪出栏时,猪肉价格全面回升,我一举扳回了亏损的10万元,还赢了利。第四年,我把猪棚扩建至82间,雇了5名员工,养了1500头猪,成了真正的养猪大户。

  常书记对贫困的人不看低,对老人不看低,对外来人不看低,对犯过错误的人不看低。他对我们家的好,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在我们蒋巷这样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暮萌兆樱乙行怀J榧嵌晕业陌镏?

  24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正在家,有一个朋友找我帮他去扛一台拖拉机头,我就糊里糊涂地跟他去了,后来才知是犯了盗窃罪,被劳教半年。出来以后,我越想越冤,就一天到晚喝闷酒、和老婆吵架,老婆受不了就回了娘家。

  有一天我到镇上喝酒,晚上十点多了才醉醺醺地回家,推开门一看是常书记在那坐着。常书记说:“小华子,今天我去你地里看了一下,你好几天没去了吧?稻飞虱发作的很厉害,我已经帮你喷过农药了,今天来就想问你两句话。第一句,你还想不想要这个家了?”我低着头说:“想。”“第二句,那你以后想怎么发家致富?”我回答说:“我想啊,可我没办法呀。”常书记说:“你今晚好好想想,我明天下午再来找你。”

  第二天下午,他走进我家说:“小华子,来说说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我昨天想了一晚上,也没想出个好主意。”常书记说:“我看你当个养猪专业户,这样子你理家致富两不误,你看怎么样?”我说:“这主意是好,可我现在什么都没有,搭猪棚,买苗猪、进饲料都要钱。再说猪养大了往哪里卖啊?”常书记说:“这些事我也帮你想好了,启动的钱村里先给你垫,饲料来源我帮你联系,销路的事我也认得一些人,到时候我们一起想办法。”我点点头:“常书记,我听您的,一定好好干。”就这样,我的事业起步了。

  第三年,猪价大跌,足足亏了10万元,不仅亏了老本,把两年的利润也搭进去了!这钱可怎么还?就在这时常书记来了。他带来了补助金,也给我带来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他给我分析了养猪业的发展形势,认为养猪一定有前途。常书记见多识广,他的话我信!于是,我拿着常书记送来的补助款,趁低价一下子又进了500头苗猪。4个月后这批猪出栏时,猪肉价格全面回升,我一举扳回了亏损的10万元,还赢了利。第四年,我把猪棚扩建至82间,雇了5名员工,养了1500头猪,成了真正的养猪大户。

  常书记对贫困的人不看低,对老人不看低,对外来人不看低,对犯过错误的人不看低。他对我们家的好,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在我们蒋巷这样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薪火相传是精神

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党委副书记 蒋玉英

  我12年前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很多同学见了面总是问我:作为农村考生,你怎么好不容易毕了业又回农村去了?毕业十周年同学聚会,许多同学还在问我:蒋巷村到底有什么好,值得你这般迷恋?

  带着这些疑问,2008年,我邀请全班30多位同学,跟着常书记在蒋巷村生活了一天,看村史,访民情,观美景。班上的同学把常书记关爱百姓的事总结成5个“子”:治虫子、填肚子、赚票子、讨娘子、造房子。一是“治虫子”。连续10多年常书记带领突击队,边整修土地,边灭钉螺,根治了血吸虫病。二是“填肚子”。也是连续10多年,常书记带着乡亲们挖河挑土、治土改水,使村民吃饱了肚子。三是“赚票子”。改革大潮奔腾而至,常书记带领乡亲们兴企业,闯市场,庄稼汉变成了企业家,小作坊发展为大集团,蒋巷人富了起来。

  然而,大家都说,最让人感动的还是“讨娘子”和“造房子”。先说“讨娘子”。过去,蒋巷村35岁以上的男人有一半讨不上媳妇。常书记专门开了个支委会,让党员干部当红娘。有人觉得这不是党的工作,可常书记却说:“富不富,先看家里有没有好媳妇!”

  村民丁小二随父母下放到蒋巷,12岁时父母双亡,举目无亲,他带着6岁的妹妹生活。常书记给他盖了间茅草房,和村干部一起把他拉扯成人。到了成家的年龄,常书记比谁都急,不知说了多少人家,好不容易有人愿意,却提出要盖两间大瓦房。常书记二话没说,带着党员干部,几天时间就帮他盖起了大瓦房。丁小二的喜事办成了!现在,他一家住进了新房。说起过去,丁小二感慨万分:“常书记就是我父亲,没有他,我们兄妹俩就没有今天。”

  再说“造房子”。在农民眼里,造房子可是件大事。蒋巷经历过4次大的建房过程。20世纪60年代建草房,解决有所居的问题。70年代建瓦房。80年代建楼房,常书记像自家办喜事一样忙前忙后,村民缺啥他帮啥,村民少啥他出啥。2000年村里为了集约利用土地,拆迁零星散布的农民宅基地,统一规划、建造了186幢新房。每幢新房配有电话、宽带、太阳能热水器,造价近30万元,村民只要支付12.8万元就可以入住,全村人都搬进了新房,过上了比城里人还舒服的日子。

  常书记视百姓如亲人,而对待家人却十分严格,有时候可以说到了看似不近人情的地步。家人包括亲戚,他从没有给安排过工作,没有给一点额外的照顾,也没有给打过一声人情招呼。常书记没有专车,村里的一辆别克轿车已开了10多年,修过好多次,村民有事都能用。去年年底,几家改制企业的老总实在看不过去,在付给村里足额的上缴款之外,又共同出资100万元,惟一的要求就是为常书记配一辆新车。可常书记没买新车,他把这笔钱算作企业对村里增加的上缴款,作为村股份合作社的收益分给了全村人。直到今天,常书记没有自己专属的办公室,依然还是跟我们四五个工作人员挤在一起。他很少呆在办公室里,每天早上至少走5公里,一天转下来,现场能解决几十个问题。常书记说:“很多事情呆在办公室里没法解决,田里的水要放多少?在办公室里看不到,看不到就会心不急,办事也容易一刀切。”

  我回家乡工作这12年,是我人生感悟最深的12年。以前我们蒋巷连个中学生都没有。现在,不仅有了大学生,还有了研究生、留学生。我们年轻人经常在一起谈理想、谈人生,最能引起共鸣的就是要传承常书记的精神,做一个常书记那样的人,用我们的热情和智慧干出一番无愧于时代的事业,把蒋巷的朋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我12年前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很多同学见了面总是问我:作为农村考生,你怎么好不容易毕了业又回农村去了?毕业十周年同学聚会,许多同学还在问我:蒋巷村到底有什么好,值得你这般迷恋?

  带着这些疑问,2008年,我邀请全班30多位同学,跟着常书记在蒋巷村生活了一天,看村史,访民情,观美景。班上的同学把常书记关爱百姓的事总结成5个“子”:治虫子、填肚子、赚票子、讨娘子、造房子。一是“治虫子”。连续10多年常书记带领突击队,边整修土地,边灭钉螺,根治了血吸虫病。二是“填肚子”。也是连续10多年,常书记带着乡亲们挖河挑土、治土改水,使村民吃饱了肚子。三是“赚票子”。改革大潮奔腾而至,常书记带领乡亲们兴企业,闯市场,庄稼汉变成了企业家,小作坊发展为大集团,蒋巷人富了起来。

  然而,大家都说,最让人感动的还是“讨娘子”和“造房子”。先说“讨娘子”。过去,蒋巷村35岁以上的男人有一半讨不上媳妇。常书记专门开了个支委会,让党员干部当红娘。有人觉得这不是党的工作,可常书记却说:“富不富,先看家里有没有好媳妇!”

  村民丁小二随父母下放到蒋巷,12岁时父母双亡,举目无亲,他带着6岁的妹妹生活。常书记给他盖了间茅草房,和村干部一起把他拉扯成人。到了成家的年龄,常书记比谁都急,不知说了多少人家,好不容易有人愿意,却提出要盖两间大瓦房。常书记二话没说,带着党员干部,几天时间就帮他盖起了大瓦房。丁小二的喜事办成了!现在,他一家住进了新房。说起过去,丁小二感慨万分:“常书记就是我父亲,没有他,我们兄妹俩就没有今天。”

  再说“造房子”。在农民眼里,造房子可是件大事。蒋巷经历过4次大的建房过程。20世纪60年代建草房,解决有所居的问题。70年代建瓦房。80年代建楼房,常书记像自家办喜事一样忙前忙后,村民缺啥他帮啥,村民少啥他出啥。2000年村里为了集约利用土地,拆迁零星散布的农民宅基地,统一规划、建造了186幢新房。每幢新房配有电话、宽带、太阳能热水器,造价近30万元,村民只要支付12.8万元就可以入住,全村人都搬进了新房,过上了比城里人还舒服的日子。

  常书记视百姓如亲人,而对待家人却十分严格,有时候可以说到了看似不近人情的地步。家人包括亲戚,他从没有给安排过工作,没有给一点额外的照顾,也没有给打过一声人情招呼。常书记没有专车,村里的一辆别克轿车已开了10多年,修过好多次,村民有事都能用。去年年底,几家改制企业的老总实在看不过去,在付给村里足额的上缴款之外,又共同出资100万元,惟一的要求就是为常书记配一辆新车。可常书记没买新车,他把这笔钱算作企业对村里增加的上缴款,作为村股份合作社的收益分给了全村人。直到今天,常书记没有自己专属的办公室,依然还是跟我们四五个工作人员挤在一起。他很少呆在办公室里,每天早上至少走5公里,一天转下来,现场能解决几十个问题。常书记说:“很多事情呆在办公室里没法解决,田里的水要放多少?在办公室里看不到,看不到就会心不急,办事也容易一刀切。”

  我回家乡工作这12年,是我人生感悟最深的12年。以前我们蒋巷连个中学生都没有。现在,不仅有了大学生,还有了研究生、留学生。我们年轻人经常在一起谈理想、谈人生,最能引起共鸣的就是要传承常书记的精神,做一个常书记那样的人,用我们的热情和智慧干出一番无愧于时代的事业,把蒋巷的朋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幸福蒋巷带头人

江苏省常熟广播电台记者 王 宏

  许多人都知道,常德盛和蒋巷村是闻名全国的老先进、老典型。作为一名记者,10多年来我不知多少次走进蒋巷采访报道。听得最多的,是老百姓对今天幸福生活的赞美,是对常书记由衷的感激;看得最多的,是蒋巷美丽的乡村画卷,是蒋巷人幸福的笑脸。

  我在这想和大家说几个印象深刻的故事。

  有一次台里要做一档养老节目,我来到蒋巷村老年公寓,刚在蒋桃英老阿婆房里坐定,就被一群老人围了起来,大家争着要说几句。村民蒋阿水说:“过去我家很穷,老婆动过3次手术,我也开过一刀,儿子讨不上媳妇。我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有今天,免费住老年公寓,村里还给我们发工资发福利。”正说着蒋桃英老人拨开众人,抢过话头说道:“我是旧社会出生在一条逃难船上的弃婴,连姓都没有,村民就叫我蒋逃婴,蒋是蒋巷的蒋,逃是逃难的逃,婴是弃婴的婴。是常书记带着我们过上了今天的好日子,我把名字改成了桃花的桃,英雄的英。现在你看我多开心,下雨天都能穿皮鞋,轿车开到家门口,过年还给孙子压岁钱。兜里有票子,过得有面子。”去蒋巷村多了,我对蒋巷村的感受也越来越深。这里人人有工作,个个有保障,家家住新楼房,处处是花园,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切始终跟一个带头人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个带头人就是蒋巷的好书记常德盛。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常常会问:物质富足就是幸福吗?常书记不这么认为。他说:“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2000年的村民大会上,常书记挥着胳膊动员村民开展读书活动,鼓励大伙读书看报写笔记,可以写心得,也可以写建议,写得好有奖励。会后,村里出钱给每户人家订了4份报纸和一份杂志,还专门送上一个书橱,加上四五十本图书。村民蒋正华清楚地记得,随着书本一起送来的还有个笔记本,上面印了常书记的一句话:“思想是灵魂,读书是根本。”果然,第二年的村民大会上,不少村民拿到了“村民读书奖”。一等奖得主蒋正华喜出望外地从常书记手里接过一台21英寸大彩电,这一激动人心的场景被定格在我们的镜头里,也永远定格在蒋巷人的记忆中。慢慢地,读书看报关心国事村事成了蒋巷村老百姓的一项日常生活内容。到现在,蒋巷村民读书奖已经颁发了10届,家家户户得过奖。通过读书笔记提建议,已成为蒋巷村民主管理的特有通道。每当读书活动中提出的建议得到采纳,村民们就觉得自己又为蒋巷贡献了力量,那种幸福的感觉比奖励什么都要好。

  在蒋巷采访,我深刻体会到,这里老百姓的幸福感绝不仅限于物质层面,而是有一种精神的力量在升腾。每当我和这些淳朴、善良、昂扬向上的村民交谈,我就想,一个村书记严格要求自己还是相对容易的,而要把全体村民都引导得那么好,这需要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需要一个多么富有感召力的博大胸怀?

  一位云南的游客在蒋巷村留言簿上写道:“农民是大地的主人,蒋巷是农民的天堂。”而我的感受是,在蒋巷村,连空气里都流淌着幸福的味道。正是在蒋巷的采访经历,让我真正读懂了什么叫科学发展,什么叫社会主义新农村,什么是老百姓追求的幸福生活,什么样的干部才是值得老百姓信赖的好干部。蒋巷村在过去44年中之所以能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关键是有了常德盛这样一个优秀带头人,他身上源源不断迸发出来的创先争优激情,构成了“蒋巷奇迹”的底色。我深信,如果每个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都能够像常德盛一样永葆创先争优的赤子情怀,一个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人间天堂一定会在神州大地变成美好的现实。

  许多人都知道,常德盛和蒋巷村是闻名全国的老先进、老典型。作为一名记者,10多年来我不知多少次走进蒋巷采访报道。听得最多的,是老百姓对今天幸福生活的赞美,是对常书记由衷的感激;看得最多的,是蒋巷美丽的乡村画卷,是蒋巷人幸福的笑脸。

  我在这想和大家说几个印象深刻的故事。

  有一次台里要做一档养老节目,我来到蒋巷村老年公寓,刚在蒋桃英老阿婆房里坐定,就被一群老人围了起来,大家争着要说几句。村民蒋阿水说:“过去我家很穷,老婆动过3次手术,我也开过一刀,儿子讨不上媳妇。我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有今天,免费住老年公寓,村里还给我们发工资发福利。”正说着蒋桃英老人拨开众人,抢过话头说道:“我是旧社会出生在一条逃难船上的弃婴,连姓都没有,村民就叫我蒋逃婴,蒋是蒋巷的蒋,逃是逃难的逃,婴是弃婴的婴。是常书记带着我们过上了今天的好日子,我把名字改成了桃花的桃,英雄的英。现在你看我多开心,下雨天都能穿皮鞋,轿车开到家门口,过年还给孙子压岁钱。兜里有票子,过得有面子。”去蒋巷村多了,我对蒋巷村的感受也越来越深。这里人人有工作,个个有保障,家家住新楼房,处处是花园,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切始终跟一个带头人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个带头人就是蒋巷的好书记常德盛。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常常会问:物质富足就是幸福吗?常书记不这么认为。他说:“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2000年的村民大会上,常书记挥着胳膊动员村民开展读书活动,鼓励大伙读书看报写笔记,可以写心得,也可以写建议,写得好有奖励。会后,村里出钱给每户人家订了4份报纸和一份杂志,还专门送上一个书橱,加上四五十本图书。村民蒋正华清楚地记得,随着书本一起送来的还有个笔记本,上面印了常书记的一句话:“思想是灵魂,读书是根本。”果然,第二年的村民大会上,不少村民拿到了“村民读书奖”。一等奖得主蒋正华喜出望外地从常书记手里接过一台21英寸大彩电,这一激动人心的场景被定格在我们的镜头里,也永远定格在蒋巷人的记忆中。慢慢地,读书看报关心国事村事成了蒋巷村老百姓的一项日常生活内容。到现在,蒋巷村民读书奖已经颁发了10届,家家户户得过奖。通过读书笔记提建议,已成为蒋巷村民主管理的特有通道。每当读书活动中提出的建议得到采纳,村民们就觉得自己又为蒋巷贡献了力量,那种幸福的感觉比奖励什么都要好。

  在蒋巷采访,我深刻体会到,这里老百姓的幸福感绝不仅限于物质层面,而是有一种精神的力量在升腾。每当我和这些淳朴、善良、昂扬向上的村民交谈,我就想,一个村书记严格要求自己还是相对容易的,而要把全体村民都引导得那么好,这需要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需要一个多么富有感召力的博大胸怀?

  一位云南的游客在蒋巷村留言簿上写道:“农民是大地的主人,蒋巷是农民的天堂。”而我的感受是,在蒋巷村,连空气里都流淌着幸福的味道。正是在蒋巷的采访经历,让我真正读懂了什么叫科学发展,什么叫社会主义新农村,什么是老百姓追求的幸福生活,什么样的干部才是值得老百姓信赖的好干部。蒋巷村在过去44年中之所以能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关键是有了常德盛这样一个优秀带头人,他身上源源不断迸发出来的创先争优激情,构成了“蒋巷奇迹”的底色。我深信,如果每个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都能够像常德盛一样永葆创先争优的赤子情怀,一个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人间天堂一定会在神州大地变成美好的现实。

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的终身追求

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党委书记 常德盛

  今天,我站在人民大会堂的讲台上,心情十分激动。一个普通的村书记,做了一辈子应该做的事情,却得到了这么高的荣誉,我感到这是对蒋巷的巨大鼓舞,也是对我本人的有力鞭策。借这个机会,我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个汇报,着重讲一讲我和乡亲们一起艰苦创业的内心想法。

  许多农村发展乡镇企业都是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们也碰到了这样的难题。20世纪90年代初期,投资500万元办了个化工厂,投产两个月利润就超过100万元。可空气难闻了,鱼虾死掉了,稻秧也枯萎了。在大伙儿争议不下的时候,我断然决定,宁可赔上400万元,关厂!我认为这种危害村民健康、贻害子孙后代的钱不能赚,这样的厂就是生金子我也不能要!从此,蒋巷集中力量搞环保建材,再没碰过污染项目的边。当时要赚回投资很容易,但也就不会有今天花园一般的蒋巷村了。

  蒋巷村富起来了,我又在想,光有物质财富还不够,要让蒋巷人过上真正的幸福生活,必须做到村要全面发展,人也全面发展,把蒋巷村建成一个“村强、民富、景美、风正、人和”的幸福新家园。

  村强很重要,没有坚强的组织领导,没有坚实的集体经济支撑,就没有凝聚力、向心力,村民的幸福生活也得不到有力保障。现在回想起来,2004年的企业转制,是蒋巷村这几十年发展途中最大的坎儿。当时,村民大多不理解,企业内部人心浮动,搞不好,蒋巷村就完了。我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转制是大势所趋,企业要继续发展,就一定要改革,一定要让能人上。另一方面,蒋巷村几十年的集体经济积累是村民共同创造的,我不能寒了那些跟我一起挖河挑土的乡亲们的心。我提出,要化解这个矛盾,必须坚持两个“千方百计”:千方百计巩固和发扬社会主义优越性,千方百计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主动放弃了转制中个人可以持有的数千万股份,让全体村民共同享有,也影响、感染了党委一班人和企业家。现在蒋巷村的企业稳步发展,每年主动上交给村集体600万元,这些钱大部分都用于村民的福利。同时,利用其他经济积累投资旅游业,今年综合收入可达1000万元。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蒋巷村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增强了村级财力,进一步拓展了村民的就业空间,更重要的是蒋巷村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村民们的向心力进一步增强了。

  要干成一番事业,前提是赢得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我一直把这个前提看得很重。为此,我不做大官,几次放弃升迁机会。我对村民讲:“我这一辈子就在蒋巷村,永远跟乡亲们在一起。”我不要发大财,只当个不拿钱的“名誉董事长”、“服务董事长”。我不要搞特殊化,不住别墅,不坐专车,对家人和亲戚严格要求、不徇私情。让我欣喜的是,蒋巷村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他们给予我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记得2002年我赴京出席党的十六大那天,整个蒋巷村沸腾了,村民们自发地到村口送行,一里多长的队伍,直送到镇里。大家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比过年还热闹,我记不清握了多少手,说了多少话,流了多少泪。那时那刻,我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做信任和支持,什么叫做鱼水情深,什么叫做肝胆相照。这是乡亲们对我的鼓励、对我的鞭策、对我的期望,也是对我最好的奖赏。

  我深深地感到,人生最可贵的是精神,“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蒋巷精神是蒋巷人在几十年的奋斗中共同创造的,是最宝贵的财富。如今,蒋巷村正沐浴着科学发展的春风,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在“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基础上搞好“精神传家”,让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和蒋巷精神代代相传。我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培育年轻一代身上,建立一个没有常德盛也照样生机勃勃的班子和队伍,从而团结带领蒋巷人民,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今天,我站在人民大会堂的讲台上,心情十分激动。一个普通的村书记,做了一辈子应该做的事情,却得到了这么高的荣誉,我感到这是对蒋巷的巨大鼓舞,也是对我本人的有力鞭策。借这个机会,我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个汇报,着重讲一讲我和乡亲们一起艰苦创业的内心想法。

  许多农村发展乡镇企业都是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们也碰到了这样的难题。20世纪90年代初期,投资500万元办了个化工厂,投产两个月利润就超过100万元。可空气难闻了,鱼虾死掉了,稻秧也枯萎了。在大伙儿争议不下的时候,我断然决定,宁可赔上400万元,关厂!我认为这种危害村民健康、贻害子孙后代的钱不能赚,这样的厂就是生金子我也不能要!从此,蒋巷集中力量搞环保建材,再没碰过污染项目的边。当时要赚回投资很容易,但也就不会有今天花园一般的蒋巷村了。

  蒋巷村富起来了,我又在想,光有物质财富还不够,要让蒋巷人过上真正的幸福生活,必须做到村要全面发展,人也全面发展,把蒋巷村建成一个“村强、民富、景美、风正、人和”的幸福新家园。

  村强很重要,没有坚强的组织领导,没有坚实的集体经济支撑,就没有凝聚力、向心力,村民的幸福生活也得不到有力保障。现在回想起来,2004年的企业转制,是蒋巷村这几十年发展途中最大的坎儿。当时,村民大多不理解,企业内部人心浮动,搞不好,蒋巷村就完了。我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转制是大势所趋,企业要继续发展,就一定要改革,一定要让能人上。另一方面,蒋巷村几十年的集体经济积累是村民共同创造的,我不能寒了那些跟我一起挖河挑土的乡亲们的心。我提出,要化解这个矛盾,必须坚持两个“千方百计”:千方百计巩固和发扬社会主义优越性,千方百计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主动放弃了转制中个人可以持有的数千万股份,让全体村民共同享有,也影响、感染了党委一班人和企业家。现在蒋巷村的企业稳步发展,每年主动上交给村集体600万元,这些钱大部分都用于村民的福利。同时,利用其他经济积累投资旅游业,今年综合收入可达1000万元。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蒋巷村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增强了村级财力,进一步拓展了村民的就业空间,更重要的是蒋巷村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村民们的向心力进一步增强了。

  要干成一番事业,前提是赢得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我一直把这个前提看得很重。为此,我不做大官,几次放弃升迁机会。我对村民讲:“我这一辈子就在蒋巷村,永远跟乡亲们在一起。”我不要发大财,只当个不拿钱的“名誉董事长”、“服务董事长”。我不要搞特殊化,不住别墅,不坐专车,对家人和亲戚严格要求、不徇私情。让我欣喜的是,蒋巷村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他们给予我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记得2002年我赴京出席党的十六大那天,整个蒋巷村沸腾了,村民们自发地到村口送行,一里多长的队伍,直送到镇里。大家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比过年还热闹,我记不清握了多少手,说了多少话,流了多少泪。那时那刻,我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做信任和支持,什么叫做鱼水情深,什么叫做肝胆相照。这是乡亲们对我的鼓励、对我的鞭策、对我的期望,也是对我最好的奖赏。

  我深深地感到,人生最可贵的是精神,“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蒋巷精神是蒋巷人在几十年的奋斗中共同创造的,是最宝贵的财富。如今,蒋巷村正沐浴着科学发展的春风,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在“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基础上搞好“精神传家”,让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和蒋巷精神代代相传。我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培育年轻一代身上,建立一个没有常德盛也照样生机勃勃的班子和队伍,从而团结带领蒋巷人民,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