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气象经济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0年9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场特写
偏远地区有了气象预报员

  “今天中午到夜间,巴音查干、苏布日图、哈拉图3个嘎查将出现5至7级大风,山口地区可能出现沙尘暴,广大牧民群众尽量不要外出放牧。”近几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巴音前达门派出所民警在整理了气象监测数据后,向辖区草原110报警点和牧民群众发出了一条天气预报短信。

  巴彦淖尔市乌后旗巴音前达门、巴音戈壁两个苏木地广人稀、历史上从未设立过气象监测站。当地气象只依靠附近苏木的监测提供边缘估测,而这两个苏木的辖区面积都超过3000平方公里,相邻气象站提供的测量数据与当地的气候常常有很大差异,而当地群众只能从电视上收看到巴彦淖尔市的天气预报,而由于预报覆盖的范围过大,具体的天气变化根本无法掌握。据统计,当地牧民群众每年因气候掌握不准,造成受灾损失约达800万元,被沙尘暴、雨雪等恶劣天气围困,走失、冻伤冻亡的人员达100多人,牲畜更是不计其数。

  为拓宽服务渠道,乌后旗边防大队向旗气象局请缨,申请在边防派出所设立气象监测站,以提高牧区抗击雨雪、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预警能力。旗里得知消息后,立即批准气象局投入相关设备,迅速成立边防监测站。近日,五套人工降水量测量设备和一套无人自动气象监测设备正式落户乌后旗的5个边防派出所,结束了这两个偏远苏木无气象监测的历史。监测站启动后,派出所民警们每日7时3分准时将气象监测数据上报边防大队,再由大队汇总传报气象部门和抗灾减灾指挥部。如果监测到恶劣气候数据,官兵们在上报的同时,立即以短信通知和草原110群防组织转告的方式,向辖区群众发送预警信息。此举不仅为当地气象监测和抗灾减灾等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为群众出行提供了气候指南,还大大降低了群众的受灾损失,受到一致欢迎。 

         文/武春元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