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摄影报道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0年9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奋力拼搏建奇功
————记川气东送工程的建设者们
文/本报记者 林火灿
  2007年10月29日,川气东送管道宜昌长江盾构贯通。川气东送管道工程5次穿越长江,其中4次采用盾构工法。建设者们在施工中大胆创新,攻克了一道道世界性难题,为川气东送工程的全面竣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左图 普光天然气净化厂中心监控室。
  右图 面对普光气田高含硫化氢的高风险,严格执行安全施工标准化作业。
  左图 工人们在采用大型压裂机组试气作业。
  右图 川气东送工程钻塔。
  左图 川气东送工程建立了多重安全监管体系,把好质量每道关口。
  右图 川气东送管道大溪亮隧道组焊现场。
  普光气田生产出的天然气,为齐鲁达州化工厂年产30万吨合成氨、50万吨尿素源源不断地提供气源。

  青山绿水的四川省东北部,承载着几代中国石油人寻找油气的梦想。普光,一个位于川东北的名不见经传的小镇,随着一个大气田的发现,成为了举国瞩目的焦点。

  2007年的有关评审结果显示,普光气田探明储量达到3561亿立方米。如何将天然气尽快开发出来并充分利用,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为尽快实施油气开发,加快建设输气管道,川气东送建设工程油气勘探建设者们奋力拼搏,工程正式开工。

  普光小镇沸腾了。

  一座座高耸入云的钻塔挺立山头,一个个彩旗飘扬的地面工程建设场地机声轰鸣,各种各样的工程车辆不分昼夜地在山上山下穿梭。身着红色工装的建设者们奋战在从普光到上海的常数管道沿线2170多公里的山山水水之间。

  不过,路难行、山难过、桥南架、河难穿、洞难打、料难运、管难焊等困难时时刻刻考验着施工队伍的智慧和毅力。

  普光镇所在地区层峦叠嶂,峭壁林立,封井器、万头管线等几十吨物资要通过人力扛上山。钻井工人吼一声,俯下身子,把七八十斤、百八十斤重的物品一下子扛上了肩。天晴的时候,工人们个个汗流浃背;下雨了,又人人泥水满身……在汗水和雨水的浸润下,工人们的工装从来就没有干过。而井场上更是白天人声鼎沸,夜晚灯火通明,隆隆的机器声、榔头声、电焊声、喇叭声在共鸣,伴着干活的号子此起彼伏……

  在路桥修筑的时候,工人们经常冒雨施工。在普光气田一座大桥塔架基础正在进行关键的浇筑施工之际,天空一道闪电划过,接着一声炸雷响彻河谷,一场瓢泼大雨不期而至。正在施工的工人们的衣服很快就被雨水浇湿,但他们硬是坚持在风雨中顽强工作了两个小时,完成了施工任务。

  负责集输工程选线的工人们长年累月奔走在普光山水间。梅雨季节的川东北地区总是雨一下就是几天,再加上山势陡峭,在山上滑倒摔跟头是常事,工人们身上也经常青一块紫一块。但他们绝不向困难低头,连续奋战,风餐露宿,水喝干了就喝山泉水,面包吃完了就忍饥挨饿,累了就地一躺打个盹……

  与钻井、天然气净化厂一样面临世界级难题的,还有长输管道在山区段的建设。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在绵延不绝的密林里,川气东送工程的建设者们翻山越岭,穿林过河,时而驻足峰顶举目远眺,时而蹲身谷底提笔记录,时而摊开图纸争得面红耳赤,时而架好仪器测量方位距离。2000多公里的管道线路,是他们这样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为贯穿东西的绿色能源大通道顺利建成提供了可靠保证。

  伟大的工程,需要有伟大的建设者。正是这一个个川气东送工程建设者的执著追求和不懈努力,使得川气东送工程顺利竣工投产。用青春和汗水谱写川气东送壮丽诗篇的建设者们,建立了不朽功勋。

  川气东送工程建设者,将被历史铭记。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