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8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扎根草原的好医生王万青
本报记者 李琛奇 通讯员 陈发明

  “上海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更是培养我成才的地方。40多年来,我时时刻刻想念着上海。但是就生命的意义而言,玛曲大草原给了我更多。”已经在玛曲草原工作生活了42年的王万青,用浓重的上海口音说。

  1968年,24岁的王万青完成了上海医科大学6年的学业,面临着人生的第一个抉择。“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报效祖国要拿出实际行动。”回忆起当年,王万青依然充满激情,“我在毕业分配表上没有填具体地名,只写了两句话,祖国的需要就是我最大的志愿,我要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在上海出生、长大,从未离开过上海的王万青选择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经过一再争取,王万青如愿以偿,“我是1968年12月26日离开上海的,光是火车就坐了三天两夜,然后坐汽车又走了4天才到甘南。”

  在甘南藏族自治州集中培训的半年时间里,王万青打听到玛曲县是甘南藏族自治州条件最艰苦的地方,“要干就一竿子插到底,去玛曲!”由于条件太艰苦,当年并没有分配去玛曲县的大学生名额,几经争取,王万青再次如愿,被分配到了距玛曲县城50多公里的阿万仓乡中心卫生院。

  玛曲县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处,是一个纯牧业县,县城海拔超过3400米。“4个人,两间破旧的土坯房,最贵的医疗器械是血压计。”卫生院的简陋程度超出了王万青的想象。“我见过不少基层的卫生院,但从没见过条件这么差的。”说起刚到卫生院时的感受,王万青坦言,那时候真不知道在这样的条件下,自己能干些什么。

  比起医疗条件,语言不通是更大的障碍。当地群众基本都说藏语,王万青一口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连当地汉族干部听起来都很吃力,怎么开展工作?王万青想出一个笨办法,他找来一个小本子,把一些看病时常问的话,如“你哪里不舒服”“哪里受伤了”“头疼吗”“咳嗽吗”……逐字逐句用拼音译成藏语,然后背下来,尽力与前来看病的牧民交流。通过这个笨办法,短短10天时间,王万青就能独立工作了。

  在为患者精心治疗的过程中,王万青与当地藏族群众建立了水乳交融的关系。在玛曲县工作的几十年里,王万青不但自己成了藏族人家的女婿,而且和每一位被他救治过的病人都相处得亲密无间。“王医生能吃苦,给群众看病不怕累,不会骑马,自己慢慢学,有一次还从马上摔下来掉进了冰窟窿里。”70岁的尕藏老人是阿万仓乡的退休干部,王万青刚到草原的时候,他经常陪王万青一起去给牧民看病。他说,当时下生产队看病,晚上在帐篷里只能盖着大衣睡觉,有牧民群众不停地来给王万青加被子,都说,“王医生是自己人,我们要照顾好他。”

  在阿万仓乡卫生院,王万青一干就是20多年。在他的带动下,他的妻子也一步步成长为合格的护理人员。这期间,进进出出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不下30人,始终留下的只有他和他的妻子。20年间,夫妻俩骑马并肩,走遍了阿万仓草原的每一个帐篷,为生病的牧民群众送医送药。为了减轻患病群众的痛苦,王万青意识到,光是看病送药还不够,还要让牧民群众少得病,让他们健康地生活。在阿万仓乡工作期间,他和妻子一道,起早贪黑,逐一给当地的牧民孩子实施计划免疫。因为重视防疫,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阿万仓乡,很多传染病就已经得到控制。在为当地牧民看病送药的过程中,王万青和他的同事们建立了门诊制度,先后为3000多名牧民建立了门诊档案,使全乡90%的牧民有了自己的健康档案。

  “王老师最让人佩服的就是他的敬业精神和学习劲头。”玛曲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梁忠曾在阿万仓乡中心卫生院工作,“在阿万仓乡中心卫生院的简陋条件下,他能给病人做很多手术,这与他从不间断学习是分不开的。”梁忠说,王万青不仅自学医学、藏语,连摩托车、拖拉机的驾驶、修理他都精通,“只要对工作有帮助,他都会精心学习。”

  如今,王万青的两个儿子和外孙女都在玛曲县从事医疗工作。在王万青家的小屋里,挂满了大大小小几十幅画作,这都是他退休之后画的草原。“画上都是我的回忆,在美丽的草原上我度过了最重要的40年。”王万青看着墙上的画动情地说,“为牧民群众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我人生40多年来最重要的意义。”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