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宏观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8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经济日报》联合央视财经频道推出联席评论———
宏观调控成效显著 国民经济稳健前行
本报记者 薛志伟

  如何读懂中国经济一直是各界人士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7月份,我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而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有所扩大。这“一涨三落”一时间成为很多人关心的话题。那么,应该怎样解读这些数据呢?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8月11日,他给出了“我国经济正处在由经济较快增长向稳定增长过渡的关键时期”的判断,说明了当前国民经济的运行态势;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依然比较强劲的结论,更是给关心中国经济的各界人士吃了一颗定心丸。许多专家都认为,当前出现的“一涨三落”都在宏观调控的运筹帷幄之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让我们来通过这几个数据的详细分析来一一进行解读。

  从增速回落的三个数据来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月比6月回落0.3个百分点,6月份增速比5月份回落2.8个百分点;1月至7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6月份回落了0.4个百分点,回落幅度并不大,这是由于国家宏观调控主动调控的结果,都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

  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今年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尤其是从二季度以来加大了节能减排的监管力度和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这些措施使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速明显回落,其对工业产生的下行影响是工业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7月份工业增速回落的0.3个百分点中,70%是由于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速回落所引起的。其中粗钢7月同比增长2.2%,钢材增长9.7%,较上月分别回落6.8个和6.2个百分点,生铁同比由6月份的增长4.8%转为下降1.9%。

  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1月至7月份,新开工项目204839个,同比减少877个。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上月回落,主要是受汽车、石油及制品、家装建材类零售额增速高位回落的影响。7月份,限额以上企业汽车、石油及制品、家具、建筑和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增速分别比上月回落0.7个、4.6个、5.0个和5.8个百分点。这些产品零售额的高位回落,一方面说明今年以来我们在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另一方面也说明扩大内需将是我们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月至7月经济运行有许多令人振奋的新亮点。工业生产方面,高技术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增幅高于全部工业增速,有效促进了工业内部的结构转型。很多企业更加重视技术进步、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并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产品生产和发展策略。市场的“倒逼”机制、政策调整和企业的主动应对,共同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力量。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今年以来出现一个好的现象,就是在国家政策带动下,民间投资有了启动的迹象,增幅一直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1月至7月份,民间投资增长31.9%,增速比城镇投资快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城镇投资的比重为52%,比去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

  我们再来看上涨的数据————居民消费价格,即CPI。今年以来,通胀预期仿佛一下子成了人人熟悉的新名词,这说明管理通胀预期已为大家所普遍关心。

  专家指出,7月份CPI涨幅有所扩大,主要原因首先是翘尾因素的影响。7月份同比增长的3.3个百分点中有2.2个百分点是由翘尾因素形成的,另外1.1个百分点是由新涨价因素引起的。在新涨价因素中,主要因素又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带动。7月份,我国从南到北天气多变,洪涝灾害比较严重,造成蔬菜、粮食、鸡蛋等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鲜菜价格上涨了22.3%,粮食价格上涨11.8%,肉禽及其制品上涨4.1%,特别是在7月份,猪肉价格有一个比较大的上涨。

  专家还指出,当前的价格上涨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既有推动价格上行的原因,也存在抑制价格上涨的因素。上行因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现在农产品价格变化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随着国际小麦等粮食的减产,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市场会产生一定的刺激,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工资成本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传导到居民消费价格。

  下行因素包括经济增速的适当回调,国家对管理通胀预期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对通胀预期的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类价格的回落等。另外一个因素主要是8月份以后物价的翘尾影响将逐步减弱,7月份翘尾影响是2.2个百分点,预计8月份的翘尾会回落到1.7个百分点,9月份是1.3个百分点,对CPI价格的下行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不过最重要的因素还是粮食供求总量平衡,价格将保持稳定,由于粮食及食品在CPI中所占比重较大,它的稳定将保障整个物价的稳定。

  综合以上因素来看,抑制价格上行的因素影响可能要大于推动价格上升的因素,因此全年物价将维持基本稳定。

  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是宏观经济的主要任务。7月份经济数据表明,我国经济正在沿着既定的宏观调控目标稳步前行。经济运行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起起落落,但只要这些起落符合宏观调控预期,符合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要求,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就都是正常的,合理的、符合规律的。对此我们要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不要对某些数据一时的变化反应过度,而要关注经济数据长期的、趋势性的、结构性的变化,这样我们就能够全面、客观地理解经济形势,准确把握国民经济运行的脉搏,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经济工作。

  (相关内容请关注央视财经频道今晚21:00播出的《经济信息联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