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0年8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思想认识到位 组织领导到位
安徽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本报记者 文 晶 通讯员 李跃波

  文化体制改革带来文化产业大发展。安徽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4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

  到“十二五”末,安徽省文化产业力争形成较大规模,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首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评选中,安徽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安徽民乐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奏响,话剧《万世根本》、电影《农民工》等一批精品力作叫响全国,梅花奖、金百合奖在江淮大地竞相绽放;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列入省级民生工程加速推进……

  为什么安徽文化建设捷报频传?答案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胆探索,开启了文化发展繁荣新局面。

  2003年,全国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安徽并不在其中。是等一等、看一看,还是自加压力、自求发展?安徽选择了后者。 

  安徽省委、省政府把文化发展纳入“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文化产业被列入该省重点发展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

2009年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全省文化发展主要指标、文化事业整体水平、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处于中西部领先水平,部分行业和领域位居全国前列”的奋斗目标。

  “文化体制改革是一场攻坚战。”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臧世凯深有感触地说,“实践表明,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确保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是安徽省文化体制改革得以创新推进的关键所在。仅今年上半年,省委常委会就先后4次研究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安徽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强力推动改革,把上半年基本完成文化体制改革任务作为一项硬指标,列入各地党委、政府工作考核目标。全省有15个市市委书记、市长担任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各市、县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调精兵强将,集中办公,合力攻坚。

  确保财政支持到位,再一次显示出安徽省强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在确保文化建设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确保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文化建设比重逐年增加的同时,安徽省2006年设立了省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007年设立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今年起的5年内,安徽省财政每年又安排1亿元,设立“五个一工程”、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文学艺术精品、公益性出版物等专项资金。

  一步步推进改革进程,安徽文化体制改革健步向前,释放出无限活力。  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全省17个市、107个县(市、区)整合文化、广电、新闻出版行政管理职能,成立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委员会),行政机构总数减少124个,全省综合执法编制总数由原来的657人增加到1157人,执法效率更高了。

  “剧院成为市场主体,生存压力变为竞争动力。多演多得、优演优酬、不演不得。”这是芜湖艺术剧院艺术编导吴洁的真切感受。2004年,芜湖市整合市属4家剧团资源,成立国有独资的芜湖市艺术剧院。2009年,该院创下了演出场次213场的历史记录,收入攀升到234万元,年均演出场次较改制前增加了近4倍,职工收入增加近2倍。像芜湖市艺术剧院这样的“事转企”,安徽省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改制365家。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积极探索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办报水平不断提升;他们还与大型跨国传媒集团南非米拉德集团合作,组建新安传媒有限公司。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首创“乡村便民店”,将产业和事业一起办,把经营和公益一起推进,既销售了图书,又服务了群众。1月18日,皖新传媒成功上市A股市场,成为全国发行业第一个在主板市场整体首发上市的文化企业。

  全省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工作取得决定性的成果,2009年8月基本实现了全程全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和统一运营,建立了省、市、县(市、区)、乡镇上下贯通、安全高效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体系。

  文化体制改革带来文化产业大发展。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4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安徽省下一步目标是:力争到“十二五”末,文化产业形成较大规模,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走出一条坚持正确方向、体现时代要求的文化建设之路,在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上迈出决定性步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