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海洋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8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蓝色经济在各地 ⑨
南通:江海联动营造发展新优势
本报记者 任 意 谢文哲
  今年上半年,南通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656万吨。                 (资料照片)
  世界最先进首座超深水海洋钻探储油平台在南通中远船务成功建造。                         (资料照片)

  编者按 地处江苏省中部的南通市坐拥166公里江岸线、203公里海岸线,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然而,长期以来南通却有江无桥、有海无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因为交通不便,曾与苏锡常并称“江苏四小虎”的南通,慢慢有些落后了。而如今,在《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带动下,一幅沿江开发、江海联动、产业升级的画卷正在南通大地上徐徐展开。

深水海港:从梦想走向现实

  南通重点建设的深水海港———洋口港、吕四港已经实现初步通航并获得国家批准口岸开放。

  “今年上半年,南通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656万吨,同比增长18.2%;其中,外贸吞吐量1595万吨,同比增长8.5%,这均创下了南通市港口生产史上的新纪录。”南通港口集团董事长尹建炉告诉记者,尤为可喜的是,代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集装箱运输量亦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坐拥203公里海岸线的南通却没有一座真正的海港,货物吞吐量基本上全是由江港完成的。有海无港,是令南通人长久不能释怀的遗憾,更是南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而今,这种遗憾正在成为历史。经过不断努力,南通重点建设的深水海港————洋口港、吕四港已经实现初步通航并获得国家批准口岸开放。

  驱车穿越12.6公里的海上公路桥————黄海大桥,视线从陆地到滩涂,到一望无际的海平面。在桥的末端,一座面积达1.2平方公里的人工岛————太阳岛已经浮出海面,而在太阳岛的另一端,一条栈桥伸向更远的深水航道,形成一个个10万吨级的码头泊位。这就是全面建设中的洋口港。

  “洋口港是全国少有的天然深水良港,可建10万至30万吨级的码头,可建5万吨级以上泊位100多个。”洋口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周建飞说,到明年年初,港区运行的基础设施将基本到位,外部集疏运体系将建成。

  我国四大渔港之一的吕四港,地处“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的最佳交会点,是东部沿海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围绕打造上海北翼第一海港、接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吕四港区总体规划年初获交通运输部和江苏省政府联合批准。目前,投资20亿元、围垦面积达12平方公里的吕四港外拓工程全面竣工,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今年有望实现正式开放,10万吨级进港航道将在2012年正式通航……昔日的“著名渔港”正向“深水大港”转变。

  在港口建设方兴未艾的同时,南通市正努力构建沿海特色产业带。“我们决不会沿袭传统的工业化模式,而是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沿海产业群,推进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南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蓝绍敏说。

  在洋口港记者看到,靠近海岸的大片滩涂已经被围起来,随时等待着高新项目的入驻。如东县县长詹立风介绍,未来这里可利用滩涂面积将达到几百平方公里。目前,LNG接收站、差别化纤维系列项目、LNG电厂3个项目,已初步形成洋口港临港产业以化工和能源为主体的产业链。

  洋口港临港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吕四港也不甘落后,规划总面积130平方公里的省级吕四海洋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编制已全面启动。4月27日启东国际经贸洽谈会签约的128个项目中,外资项目的27%、内资项目的49%集聚吕四,其中超过10亿元的项目有6个,涉及机电、化工、石油仓储、煤炭中转、天然气储存和海产品深加工等领域。

海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标杆

  在全球船舶业还没能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寒冬”时,南通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却早已经迎来了“春天”。

  5月28日,中国首艘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具备3000米作业能力的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号在南通顺利出坞。同一天,代表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最高水平的GM4000半潜式钻井平台在南通中远船务公司圆满完成上下船体提升总合拢。此外,明德重工建造的石油平台供应船,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的钻机模块,美利昌通宝的铺管起重居住驳船,吉宝船厂的海洋工程三用工程船、拖轮等一系列产品也已经建造、交付……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南通市涉及海工装备的11家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2.9亿元,同比增长近4成。至此,该市船舶工业已完成从修船到造船、从造船到海洋工程产业的转身。

  6月8日,南通举行了408个亿元以上项目的集中开工仪式。在这些项目中,最吸引人目光的莫过于7个海洋工程产业项目,它们总投资122.2亿元,平均单体规模投资17.5亿元,其中仅中船重工产业基地一个项目的总投资就高达80亿元。

  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说,争当沿海开发主力军,南通必须以大项目说话,更要以新兴产业说话,当前要抢抓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充分发挥南通滨江临海优势,乘势大力发展海工产业,使其成为引领全市乃至全省沿海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标杆。

  罗一民的自信来源于坚实的产业基础,除了当日开工的项目之外,南通早已吸引了一批重量级海工项目落户:总投资49.9亿元的熔盛海工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43.3亿元,1600吨龙门吊设备开始安装;总投资40亿元的海新重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5亿元,目前有2条特种工程船正在舾装……

  “海洋工程产业是沿海开发的排头兵,是当前新兴战略产业与沿海资源禀赋结合最紧密的产业之一。”南通市经信委主任杨扬说:“沿海开发的支撑和成效最终反映到项目建设上,一大批重量级项目的建设,使南通海洋工程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发展集约的态势越发明显,为今后的持续跨越奠定了基础,也必将带动一批海工船舶配套企业转型升级。”

  目前,南通沿海已有20多个总投资超过400亿元的重大海工项目布阵,形成了江苏乃至全国最大的海工产业群;其海工总产值已占中国海工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产品品种覆盖了从近海到深海的所有种类。按照南通市政府的规划,南通将加快建设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船舶海工及重装备制造基地,力争到2011年,造船能力突破1200万载重吨,销售收入突破1100亿元。

风电产业:走向“蓝海时代”

  在南通平常使用的电能中,每百千瓦时就有4.5千瓦时来自风能。

  从如东县城驱车半个小时,大片的沿海滩涂就映入眼帘。在无边无际的滩涂上,一座座白色风机高高矗立,在夏季海风的吹拂下,硕大的风叶均匀有力地旋转着,捕捉着源源不断的清洁能量。这里就是龙源电力运营的凌洋风电场,它是目前国内最大兆瓦级特许权风电场,其风电远期装机容量将达162万千瓦。

  2006年,江苏省第一台风电机组在如东成功并网发电,结束了江苏风力资源大省没有风电的历史。2008年底,江苏华能启东风电一期工程实现了全部61台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创造了我国100MW级风电场当年开工建设、9个月实现首批机组并网发电、10个月全部机组并网发电的新纪录。

  此后,南通风电产业发展不断加速。龙源投资开发的3万千瓦潮间带试验风电场,于去年10月完成了首台机组的吊装工作,并正式并网发电。有专家将其称为“江苏省乃至全国首台并网的完全处于潮间带上的风力发电机组,我国风电开发从陆上向海上发展迈出重要而关键的一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并网发电标志着南通的风电事业开始走向“蓝海时代”。  

  沿海风电产业带动了相关装备制造业发展。2009年7月,《南通市新能源、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出台。《纲要》提出,到 2011年全力实施“双千规模”培育工程,着力打造“三大基地”。“双千规模”即千万千瓦发电装机规模和千亿元产业销售规模。“三大基地”即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长三角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能源、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独特的资源优势,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众多风电装备企业纷至沓来。去年6月,广东明阳风电设备制造项目正式落户如东,该项目以全新技术的超级紧凑型SCD3MW风机作为主打产品,是世界近海和海上风资源利用换代性产品。今年1月,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与南通市政府签约投资风电设备制造基地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450兆瓦至750兆瓦风机的产能,为南通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再添新动力。6月,江苏龙源振华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在南通开发区举行揭牌仪式,这标志着龙源与振华强强联手,开始在江苏南通打造一流海上风电企业。

  截至2009年底,南通市已建、在建的风电项目装机容量达到76.2万千瓦,并网装机容量54.4万千瓦,占江苏省的57.6%,居全省第一。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