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提起开滦,不能不说煤。
如今再提开滦,不能只说煤。
2010年6月,来自开滦集团的数据显示,2009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48.6亿元,同比增长64%,企业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38%;非煤产业收入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008年的62%提高到2009年的72%。2010年前5个月,开滦集团的营业收入、企业利润分别同比增长89.26%、107.09%,其中非煤收入占经济总量比重为70.30%。
“市场竞争最终是产品竞争,能生产高附加值、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者胜。开滦集团正是从以产量增长为导向转型为以产品价值链为导向,从单一生产煤炭产品到生产数十种精深加工产品,才促进了企业的变化。”开滦集团董事长张文学说。
从卖煤到卖新材料
轻油、洗油、工业萘、酚盐、炭黑油、蒽油……开滦股份煤化工事务部部长李顺介绍起对外出售的产品时,一大串化工名词脱口而出。
从单一卖煤发展到出售种类繁多的化工产品变化的背后,是这个百年煤企转型过程中对产品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认识的深化。
这种深化从2008年开滦集团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上可见一斑,曾经的“以煤为主导”变成“以煤为基础”,煤化工被确定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开滦是我国最早的煤炭工业化生产企业,历经130多年的开采,资源已日渐匮乏,唐山区域剩余可采储量只有14.5亿吨。
“就算资源不枯竭,市场形势很好,开滦也会举步维艰。就在去年大同煤每吨卖到700多元时,开滦煤因煤质所限,每吨只能卖237元。”张文学得出一条结论:只有在产品结构调整上下足功夫,靠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赢得市场,赢得企业发展空间。
“别看从原煤到精煤一字之差,1吨产品价格就翻一番还多呢。”喜欢用数字说话的张文学告诉记者,“通常1吨煤变为精煤和焦炭,价值比为1:2.5:5。”
从煤到精煤,再到焦炭,开滦集团从单纯的挖煤,初步走上了链条式的煤化工之路,先后建立了迁安中化、中润等焦化企业。
今年8月,又与北燃实业签署框架协议,协议重组旗下两家公司。至此之后,开滦集团焦化产能已达940万吨,标志着全国最大的独立煤炭化工企业就此诞生。
从焦炭经济到精细煤化工
日前,开滦集团对外公布,2010年,将上马一个6万吨的聚甲醛项目、一个15万吨的己二酸项目。聚甲醛是种高强塑料,常被用于航天航空、仪器仪表、汽车等行业,目前主要依靠进口。己二酸则被用来生产高强化纤尼龙66,是汽车轮胎线的重要材料。消息一经公布,在企业内外引起了关注。开滦集团要占据产业链条高端,而企业内部却有人心存疑问,这些高端项目对一个煤炭企业有什么意义?要依靠什么来支撑?
“产品的高附加值是依托技术进步来实现的,从1吨煤到1吨焦炭,可增值5倍,再到1吨聚甲醛,增值至少50倍。”张文学解释,在煤化工产业链条上,低端是焦炭等产品,高端则是聚甲醛等精细化工产品,开滦集团不能只满足于处于产业链条低端。
开滦集团选择向精细化工进展,将炼焦产生的3种副产品加以利用,延伸出一条条新的产业链条:将粗苯经过加氢精制,沿纯苯———甲苯———二甲苯的产业链条向下延伸;将煤焦油深加工为轻油、酚油、洗油等;焦炉煤气则被用作制甲醇,并延伸向以塑代钢的聚甲醛……
产业链条每延伸一环,都需要技术向前推进一步。
“干熄焦技术全国只有开滦一家,煤焦油项目采用美国考伯斯公司技术,在国内工艺最先进;苯加氢项目采用的气相低温加氢优化工艺和焦炉煤气项目采用的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专有技术,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开滦集团技术负责人称,作为煤化工副产品,氢气、氧气全部回收利用,废水、废气、废渣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
2009年,开滦集团先后投产了一个30万吨煤焦油项目,开工一个10万吨苯加氢精制项目和一个20万吨焦炉煤气制甲醇项目,这些项目的共同点是都采用了国内外领先的技术。
为此,开滦集团规划了自己的技术支撑路径:加快自主研发和新技术的引进吸收。开滦集团联合北京化工大学成立了国内首家煤化工研发中心,还准备与国外大型化工集团加强合作。
从煤焦化跨向煤气化
去年11月26日,开滦集团与曹妃甸工业区签署协议,将60万吨焦油初加工及百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落户曹妃甸工业区。据介绍,该项目仅一、二两期投资就达30亿元。
开滦集团布局曹妃甸,更深远考虑在发展煤气化产业。当前,国际煤化工产业有三条演进路线:煤焦化、煤液化、煤气化。其中,大多数企业所从事的煤焦化生产已出现产能过剩,而俗称煤制油的煤液化,现在还只是出于技术和战略储备进行考虑。
谋划长远,开滦集团选择煤气化作为产品结构调整的又一突破口。
据了解,开滦集团早在2007年就开始谋划煤气化,同曹妃甸嘴东工业区签订了4500亩用地协议,并进行了不同煤种的气化性能试验,先后赴多家设计院所及技术提供商进行调研。
张文学说:“产品结构调整永无止境。我们不能满足从一块煤中产出20多种化工产品,也不能满足随着这两年一批大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我们能生产出40种产品。现在国际最新成果显示,一块煤最多能生产70多种产品,这就是开滦集团未来发展的空间。”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焦炭价格下滑28%,绝大多数企业进入亏损期。而开滦煤化工则由于发展了20多种精细化工产品转移了风险,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7亿元,同比增长14%,盈利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