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经营之道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0年7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企业家感言
打造国家级有色金属生产新基地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沛兴
白银有色集团铜业公司20万吨(一期)高纯阴极铜厂房。

  近年来,白银有色集团坚持以创新求发展,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加大资源整合开发保障力度,实施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双轮驱动”,实现了国有资产的最大化,为发展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从政策性关闭破产到成功引进中国中信集团战略投资、实现机制的重大创新;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银炼铜法”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新“白银炼铜法”;从资源保障水平较低到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开发整合,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探索老国有企业传承荣光再创辉煌的复兴之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白银模式”。

  一是认真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成功引进中国中信集团32.6亿元战略投资,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近几年,集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到2011年循环经济产值将达到50亿元以上,年实现利润10亿元以上。二是借助外力提升内力,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在实施“510100”人才培养工程,创建国家级技术中心的同时,邀请国内知名院士来白银“会诊把脉”,研讨加快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等问题。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密切接触,牵头组建了西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开发与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金属矿产加工与绿色高效浮选药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三是坚持用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先进技术实施技改,大力推动主体产业升级。2009年集团投入18亿元实施了以“白银炼铜法”为代表的技术改造,全面提升了集团的技术装备水平。四是在立足自有矿山资源开发建设的同时,借助中信集团的平台,积极开拓国外资源市场。

  目前,白银有色集团正在积极抢抓国家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瞄准打造国家级有色金属生产新基地的目标,立足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坚持走创新型规模经济发展道路。未来3年,白银有色集团将投资58亿元,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实施节能减排,提高资源保障和综合利用率,实现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双轮驱动跨越发展,力争到2011年在白银地区形成70万吨有色金属生产能力,自有矿山能力达到500万吨,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在此基础上,把白银有色集团打造成为规模效益突出、产业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科学、创新能力较强、文化底蕴深厚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企业集团。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