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保险视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7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超谈发展小额保险
推进农村小额保险有四“做”
本报记者 江 帆

  近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超在谈及发展小额保险时表示,“三农”工作是安邦定国、强基固本的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关键性的工作。连续七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的问题。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则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保险业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村小额保险的重要性,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加大力度推进农村小额保险快速发展。杨超还提出了推动小额保险的四“做”。

做“新”农村小额保险

  “新”主要从工作思路上讲。没有适合农村市场实际情况的发展思路和方法,很难在小额保险发展上取得大的突破。

  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相差悬殊、文化风俗各不相同。特殊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决定了商业保险在开拓农村人身险市场时,要在产品开发、售后服务以及销售方式等方面与城市有所不同。

  中国人寿将配合国家“三农”政策,认真研究农村市场特点,充分考虑农民的生存状况、经济承受能力、面临的特定风险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发保费低廉、保障适度、保单通俗、核保理赔简单的小额保险产品。同时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有效互动,逐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运行机制。

做“大”农村小额保险

  “大”主要是从业务规模上讲。中国有13亿人口,其中9亿在农村,农村保险市场无疑是中国保险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中国人寿在农村市场有较长的发展历史,目前已经建成15000多个农村网点,34000多个保险先进村,有30多万农村营销员。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使中国人寿抢占了发展先机,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也应该看到,农村地区寿险密度只有几十元,仅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左右,应该说是相当低的。这一方面说明农村寿险市场的潜力非常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农民的保险保障很少。保险业应该通过扎实的工作推动农村小额保险,移风易俗,逐步改变农村客户的理财和消费习惯,争取让每一个农民都有一张保单,把这件好事做“大”。

  中国人寿将在现有试点公司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试点区域,实现更大范围的广覆盖。本着“发展有市场、客户有需求、管理跟得上、经营有效益”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按经济区域设立机构,以中心乡镇辐射周边地区。中国人寿还要把参与“新农保”、“新农合”的经验与发展小额保险结合起来,带动农村意外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计划生育保险、外出务工保险以及农房保险的发展,逐步扩大“三农”保险覆盖面。

做“精”农村小额保险

  “精”主要从工作标准上讲,“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额保险看似“个头小”,其实很全面,商业保险的运作流程一环也不能缺。不能因其小而放松研究和管理,更不能因其小而降低服务标准和质量。应该建立一支熟悉农村文化、了解农民需求、诚实守信的农村营销服务队伍,完善农村保险服务体系,提高保险服务水平。

  中国人寿将加强经验数据的积累分析,密切跟踪小额保险工作开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要从制度体系、业务流程、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等方面做好精细化研究,最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提高小额保险的综合管理水平。 

做“好”农村小额保险

  “好”主要是从内部管控上讲。小额保险虽然保额“小”,但管理不好对保险公司的影响可不“小”。最近几年,中国人寿强化了风险管控,取得了很大成效,但部分基层单位仍然发生了个别案件,暴露出公司风险控制方面的一些漏洞。这就给依法合规经营和严格控制风险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中国人寿要坚持以人为本和为广大农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指导思想,立足服务新农村建设,围绕近期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充分发挥保险的功能作用,真正通过发展小额保险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福祉。另一方面,工作要稳妥,要依法合规经营和严格控制风险。在发展农村小额保险过程中要科学评估风险、健全规章制度,尤其要增强农村网点负责人的风险意识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及时预警、及时管控,才能确保小额保险的健康持续发展。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