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7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9+3”免费中职教育:
为藏区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

  “9+3”,即在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藏区孩子提供3年的免费中职教育。这是四川探索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创举。2009年,四川省财政投入2亿多元专项资金,为实施这项计划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政支持。

  按照规划,参加“9+3”的藏区学生,每人每年免除学费2000元;在前两年中,每年生活补助3000元,第三年生活补助1500元。对于交通、住宿、书本等杂费,每生每年补助1500元;新生还有冬装补助300元。与此同时,到内地中职学校就读的藏区学生,整体被纳入当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

  带着自己的梦想和家人沉甸甸的期望,一批高原儿女踏上内地求学的征程。2009年秋季开学,来自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1万多名藏区学生,陆续到省内18个市的85所中职学校就读,这也是四川教育史上藏区学生赴内地读书规模最大的一次。从高原到内地,生活的差异、学习水平上的差距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让一些藏区学生在入校初期感到了种种不适。

  针对藏区学生面临的各种实际困难,各所“9+3”学校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改进教学方法,在学习、生活、思想上给这些远离家乡的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

  “藏区学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刚入校时有的学生连拼音都不懂,日常交流也成问题。学校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藏区学生进行小学基段、高段、初中肄业、初中毕业四个层次的分层教育,抽调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雅安市天全县职业中学副校长田孝刚说,“一个学年之后,这些学生们的精神面貌和学习成绩就能发生明显变化。”不仅如此,天全县还采取“结对家庭模式”,由一名县干部、一名老师、两名内地学生和两名藏区学生组成一个临时“家庭”,不定期举行家庭聚会,对藏区孩子给予家人般的关爱。

  在专业设置上,“9+3”中职学校针对藏区紧缺的专业人才结合市场需求,专门开设了旅游电子、物流、汽修等相关专业,努力实现藏区人才的本土化。

  今年秋季,又将有1万余名藏区新生奔赴内地求学。与去年不同的是,根据学生需求,四川省又增加了5所“9+3”中职学校,并增添了桥梁工程、农业技术、服装、医护幼儿教育等一些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借助知识的力量,这些藏族学生将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文/新华社记者 吴晓颖 江 毅

           (据新华社成都7月28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