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报网连线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0年7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珠海:发挥自身优势 拓展发展空间
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姣雁
  中国经济网记者王姣雁在做“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报道的视频直播。

  编者按 从7月6日起,本报“转变发展方式百城调研行”栏目珠海篇连续刊发《优化结构谱新篇》、《产业重构向高端》、《碧水蓝天勤呵护》三篇报道。通过记者的实地调研,深入探析了珠海的发展模式和方向,这套报道推出后引起很大反响。珠海未来的发展之路在哪里?透过记者的采访札记和网友留言,我们还能发现许多独特的视角和声音。

采访札记

  傍山而建的城市、环海而绕的主干道,以及举世闻名的粤式美食……这是珠海给我的直接印象。但由于珠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作为改革开放标志地的特区,珠海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脱颖而出?一座先行先试的城市如何创造新的优势,谋求新的飞跃?这一直是采访过程中萦绕心头的问题。

  珠海保全了生态环境的完整性。笔者查了一下资料,2009年珠海的GDP在广东省排第10,远远落后于相邻的广州、深圳;珠海是中央电视台“气候指标排名”中天天上榜的优良城市。

  珠海有着很特殊的地理优势,这为珠海提供了许多发展良机和利好政策。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让横琴岛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横琴岛模式为珠海发展提供了一条思路:抓住自身优势谋求合作共赢。

  现在的珠海有很多企业,珠海为进入企业设置了环保门槛。只有低能耗、高科技企业才能享受这多年形成的良好环境。像许多城市一样,低碳成了珠海的主旋律。全球的“低碳”大趋势以及我国坚决推进节能减排为珠海发展指明了方向,机会再一次眷顾珠海。在本轮的发展中,如何定位是珠海面临的课题。“切莫跟风”或许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思路。

听听中经网友怎么说

  建议大力发展西部的港口工业,工业和轻工业都往西边发展,铁路运输等配套工程尽快跟上,从珠海西部到珠海的香洲区建起快速列车,半小时内就能到达,同时把香洲区定位为休闲、娱乐、生活的区域。

  ———中经网友 IP:58.33.56.*

  我是地道的珠海人,见证了珠海从一个小渔村到如今大城市的变迁。我认为珠海要进一步发展最重要的是观念应更加开放。珠海发展的关键还是城市的定位要把握好,不能盲目跟风。

  ———中经网友 IP:59.58.77.*

  我认为珠海斗门区和金湾区的发展会很不错,江珠高速、西部沿海高速、广珠海铁路等都给斗门和金湾两区带来了很多机会,而且,目前珠海的东部可开发的地方已经不是很多了,所以,我认为斗门、金湾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高速发展。

  ———中经网友 IP:60.185.216.*

  我觉得不管目前的发展情况如何,珠海还是保全了环境,不像有些地方环境没了,经济也没发展起来。我喜欢珠海,因为珠海的美丽依旧。我觉得现在这样就挺好,一个地区的发展不能急功近利。珠海发展还是要靠绿色、靠生态。现在各地都在努力发展低碳经济,珠海正赶上了好时机。

  ————中经网友 IP:219.133.36.*             (郭 涛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