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信息化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7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点聚焦 关注第三代移动通信
迎接移动通信宽带时代
本报记者 徐 红

  时下,手机上网拥塞现象已愈演愈烈,带宽增加的速度赶不上需求增长,飞速增长的流量给无线网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几乎所有使用无线上网的网民都遇到过像王先生这样的经历,无线上网的网速不尽如人意,在线收听收看视频时断时续,3G的优势因为带宽问题而打了折扣。

  3G的切入点是移动宽带,如何提高后3G时代的网络效能问题越发紧迫地摆在所有厂商面前。

移动网络挑战大数据流量

  近年来,人们对于多媒体的需求和应用,推动了网络数据流量的迅猛增长。目前,全球移动数据业务流量占比已经突破30%。据预测,全球移动宽带用户明年将会超过固定宽带。据摩根士丹利估计,至2013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增长66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1%。

  记者从日前举行的“2010无线通信应用(国际)研讨会”上获悉,正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随着移动互联网流量的增长,3G用户数的增加,网络带宽的压力日渐明显,有限的无线频谱资源和带宽容量将是运营商面临的压力。

  众所周知,无线通信带宽资源是有限的,而用户的应用是无穷无尽的。比如说移动搜索、位置服务、社交,人们的需求正朝着一个多媒体、互动的方向发展,其中包括语音、视频等。并且,人们的这些需求随着技术的演进还在不断上升,如2.5G的时候,只有铃声,包括一些音乐,到了3G,视频得到强化,且要求视频清晰度从标清达到高清,其播放的音乐也要实现高保真,这些应用都以高数据流量占用着网络带宽。

  移动通信的网络负荷压力重重。据统计,近5年,手机上网用户增加了15倍,而上网流量却增加了300多倍,并一直保持着接近300%的增速,且尚未看到增速减缓的迹象。

  此外,在实现了人与人、人与互联网的互联之后,“无所不在”的人与物、物与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的通信需求,更给移动通信带来了大数据流量和带宽压力。据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将成为互联网的主体,物联网的经济规模将是互联网的4倍左右。

  高用量、高带宽的消耗,对运营网络是一个考验。据悉,目前中国移动很多省份的无线网络都非常繁忙,有不少网络已经超过了压力警戒线。国内三家运营商面对的是越来越庞大的数据流量的挑战。

  与此同时,视频通信的普及和应用,让带宽的压力也愈加显现。据专家介绍,带宽增加的速度赶不上需求增长的速度。3G投资数千亿元,带宽增加了10来倍,但按照目前每年近300%的增速,3G带宽最多也就够用3—4年。

  带宽之惑影响着无线移动通信的服务质量。运营商要想拓展服务就要增加带宽。而无线网络的带宽资源是有限的,3G网络的每个通信基站能够容纳的用户数量有限。用的人越多,其平均速度则会下降。就目前而言,3G移动通信还不可能像ADSL固网那样承载那么多用户同时上网。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电信北京公司日前对3G无线宽带套餐资费予以调整,对3G无线宽带实施时长、流量双重限制,其目的就是为缓解快速增长的3G网络压力。无线移动通信正面临着网络带宽的难题,一边是用户数、数据量的持续增长,一边又要在保证人们对移动上网需求的同时,以创新技术和消费模式,尽量扩大网络容量。

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同步发展

  没有任何一个用户希望打开一个网页要等上几分钟的时间,也不会有任何一个人希望在视频通话的过程当中出现大量的马赛克。所以,如何提升网络效能是关键所在。

  尽管3G技术普及的时间不长,但移动通信界已经把目光投向了包括长期演进(LTE)技术在内的4G技术发展。如在上海世博会上,由中国移动承建的TD—LTE宽带移动通信演示网,已经让到会的来自海内外的7000万观众率先体验了国际领先的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带来的精彩,其速率已经达到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的网络能力。移动宽带拥有固定互联网的速度正从梦想走向现实。

  “针对带宽和频宽,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需要做好规划,为运营商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资源。”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谢飞波表示:“到目前为止,3G规划的资源仍然没有全部分配。这里面有一个因素,即三家运营商手里的2G资源有些将来要逐渐转化到3G里面去。因此,希望各硬件、软件、网络、终端的企业,更好地开发应用空间,更好地把技术用起来。”

  谈到4G的发展,谢飞波透露说,2009年,无线电管理局已经组织多名专家对4G频谱规划进行了预研,并提出了多种可行方案。同时,在上海世博园区,在北京的怀柔区、顺义区和海淀区中国电信的院子里面,已经架设了4G试验网,原则上会对4G再开拓出190M、250M到290M的资源。而4G标准正在制定当中,我国已向国际电联(ITU)提出多项4G核心技术。

  如何提高后3G网络效能,打破现有瓶颈,业界给出了答案。中国联通宽带业务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总工刘红旗表示:“克服视频应用为移动网络传输带来的流量和容量压力,运营商可通过移动网与广播网互补融合来寻找解决途径。此外,运营商可以利用Wi—Fi技术释放移动互联网流量,而且网络持续向LTE演进也将帮助运营商缓解流量压力。”CDMA网络向LTE演进策略方面,中国电信移动建设部副总监沈少艾指出,中国电信采取先试点后引入,待技术成熟,根据实际频率使用情况发展,重点研究CDMA & LTE 互操作等技术,中国电信明确了LTE将是CDMA 网络的演进方向,并积极研究LTE网络技术和应用,以推动LTE 商用进程。

  此外,有线与无线互补,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业内专家坦言,无线宽带可以满足人们移动中的上网需求,但是它替代不了有线宽带。无线弥补固网的覆盖不足,固网解决无线的稳定不够和资源有限,这种融合网络可为用户提供无缝式的极速宽带生活体验。两种服务互补,将长期共存。

 图片说明:移动通讯网络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图为消费者正在利用手机导航功能查找地址。  本报记者 徐 红摄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