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7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以自主创新引领优化升级
本报记者 喻 剑

  汶川特大地震两年来,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在重建中调整,在调整中提升,继续在同行业中保持领先。现在,东方汽轮机公司正积极优化产品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着国际一流电力设备企业的目标迈进。

  在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装配车间,记者看到数根长8.6米、重180吨,用于百万千瓦级核电半转速机组的转子正在同时装配。“这是我国自主生产加工的最大的核电转子,转子的制造除毛坯从国外采购,其余生产加工程序全部由东方汽轮机公司独立完成。”东方汽轮机公司重型二分厂厂长刘志自豪地说。

  转子是核电机组最重要的核心部件,对于加工精度的要求极高。经过3年攻关,今年2月,该公司成功突破转子生产加工的技术瓶颈,制造出我国首台百万千瓦级核电半转速机组。“用于这类机组的转子已在我们公司实现批量生产。从明年开始,东方汽轮机公司将实现6台到7台百万千瓦级核电半转速机组的生产能力。”刘志满怀憧憬地说。

  在公司新搭设的多级透平实验平台上,工作人员正在通过实验对传统的火电机组进行优化。东方汽轮机产品开发处实验室副主任孔祥林告诉记者,在刚刚完成的300兆瓦高压缸的通流优化实验中,经电厂实测,缸效率提高了近4%。“折算成标准煤,相当于每年能节约10万吨标准煤。”孔祥林说。据悉,东方汽轮机公司将继续在这一平台上与英国剑桥大学合作,完成更大功率发电机组的优化实验,促使火电产品高效化、大功率化和低碳化。

  “我们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都占到销售收入的3%到4%。”东方汽轮机公司副总经理王为民说,过去,东方汽轮机公司以火电产品为主。2006年,传统燃煤机组产品占产值的比重达86%,风电产品占产值比例仅为2%。近年来,该公司不断调整产品结构,逐步形成了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多电并举”的格局。到2009年,传统燃煤机组产品占产值的比重下降到38%,而风电产品产值比例则提高到54%,核电比重也逐年增加。从新能源产业新产品的下线投产到传统燃煤机组的优化改造,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加强。

  转型让企业取得了可喜的市场业绩。一方面,新能源产业产值大幅增加,新产品为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大量现金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传统产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得以充分巩固。5月12日,随着发往景德镇电厂的66万千瓦机组的顺利盖缸,东方汽轮机建厂以来的发电设备产量已累计超过2亿千瓦。

  随着产品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东方汽轮机公司产品也以其高性价比受到国际客户的青睐。目前,该公司的产品已进入欧洲、非洲、中东等国际市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