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7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背景
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各江段的防洪作用

  三峡水库具有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是长江防洪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骨干工程。

  长江防总权威专家介绍说,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作用因各河段而异。

  对于荆江河段而言:

  ————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从目前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即遇到不大于“百年一遇”洪水时,经三峡水库调蓄后,可控制枝城流量不超过56700立方米/秒,沙市水位不超过44.5米,可不启用荆江分洪区和其他分蓄洪区。

  ————遇1931年、1935年、1954年洪水,使沙市水位不超过45米,不启用荆江分洪区,减少淹没耕地95.2万亩。

  ————遇“千年一遇”或类似1870年特大洪水,配合运用荆江分洪工程和其他分蓄洪区,可控制沙市水位不超过45米,使荆江南北两岸、洞庭湖区和江汉平原避免发生毁灭性灾害。

  ————为四口建闸控制创造条件,减少分流入洞庭湖的水沙,延缓洞庭湖的淤积。

  对城陵矶(洞庭湖与长江交汇处)地区而言:   ———一般年份基本不分洪(各支流尾闾除外)。

  ————遇1931年、1935年洪水和1954年特大洪水,可减少本地区的分蓄洪量和土地淹没。

  对武汉堤防而言:

  ————可避免荆江大堤溃决对武汉地区的威胁。  ————提高了对城陵矶以上洪水的控制能力,配合丹江口水库和武汉附近分蓄洪区的运用,可避免武汉市汛期水位失去控制。

  ————减少城陵矶附近的分蓄洪量,提高了武汉市防洪调度的灵活性,还对武汉市防洪起到保障作用。        (新华社武汉7月20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