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宏观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7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善农村支付环境 促进金融服务升级
本报记者 王信川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山东省寿光市召开了全国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与会专家认为,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环境、畅通农村支付结算渠道、推广普及非现金支付工具、提高支付结算效率,对于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升级和创新,刺激农村消费,改善民生,支持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支付系统网络建设方面,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20587家农村信用社、1035家农村合作银行、1664家农村商业银行、88家村镇银行接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全国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全部建设运行了综合业务系统,并实现与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的联网。农村地区支付清算网络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在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方面,人民银行组织开展的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已扩展到23个省区市的52000个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和31个省区市辖内1.5万个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营业网点。

  为促进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改善工作迈上新台阶,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示范县建设的工作要求。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支行依据辖区内经济发展水平和分布情况,选择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县(市)作为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示范县,探索经验,推进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全面改善。

  截至2009年底,在全国145个省级示范县中,银行结算账户数达到1910万个,较2008年底增长44%,是同期全国银行结算账户增长水平的2.4倍;ATM机布放量达到9401台,较2008年增长52%,是同期全国ATM机具增长率的1.9倍;POS机的数量达到71443台,较2008年增长71%,是同期全国POS机增长率的2.3倍;联网商户56748户,增长72%,是同期全国联网商户增长率的2.2倍。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全国示范县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表示,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是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支付体系乃至金融体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后,中国人民银行将通过建设示范县和联系点积累好的经验做法,以点带面,促进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全面改善,为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促进“三农”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做出重要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