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7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悔的追求
———记黑龙江省抚远县水产局原局长屈兴才
本报记者 李 亮 瞿长福 倪伟龄

  在黑龙江省水产行业,一提起抚远县水产局原局长屈兴才,同行们都会发出由衷的赞叹,“太了不起了!”“老屈是个铁人啊!”“屈局长技术过硬,让人佩服!”……

  屈兴才究竟是个啥样的人?

  去屈兴才家采访,我们扑了个空,由于患直肠癌,屈兴才正在医院接受化疗。他的妻子患病,如今已成为植物人躺在卧室里,见到外人到来只能眼睛动一动。

  “为我妈妈翻身、擦洗、喂饭都是我姥姥和三姨来做的,一晚上就需要起来三四次。”屈兴才的女儿屈海玮告诉记者,“我爸爸现在也病倒了,其实就是在他身体健康的时候也靠不上,他的一门心思都在工作上。”

  屈兴才出身渔民家庭,对捕鱼、养鱼有着浓厚的兴趣。从1985年到抚远县水产局,到现在已过去25个年头,屈兴才的工作和生活中就没离开过鱼。

  上世纪90年代,由于过度捕捞,抚远县的鲟鳇鱼资源日益枯竭,身为水产局局长,屈兴才坐不住了。“抚远不搞人工繁育,渔业就没有出路。”面对高寒地区难以克服的繁育难题,屈兴才说:“别人做不到的,我们要试一试,别人能做到的,我们更要做到。”

  建繁育场、养殖基地、放流站,规划基地,筹集资金,聘请专家,屈兴才一边争取项目资金,一边实验生产,不分昼夜,马不停蹄。 

  “老屈身上有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倔劲,不达目标不罢休。”和屈兴才同事多年的抚远县水产局党委书记姜延增说。

  搞鲟鳇鱼人工繁育养殖,谈何容易。

  无资金,屈兴才首先积极向上级机关争取支持,然后他带头向周围的亲戚朋友借。

  无人才,聘请省内专家,让他们起到传帮带作用,成立抚远自己的科技攻关团队,屈兴才和局里的技术人员夜以继日“泡”在基地,在实践中摸索,培养出一批人工繁育养殖鲟鳇鱼的“土”专家、“土”人才。

  无设备,在初期,屈兴才在渔船上用彩条布搭起棚子,因陋就简搞起了试验。

  抚远县水产局放流站站长朱翥见证了整个过程的艰辛。“那时,屈局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从渔民手中收购试验用鱼花费很大,试验失败了就是一大笔钱,但屈局长总是说,‘你们大胆试验,失败的责任由我承担。’”朱翥回忆说。

  在人工繁育养殖鲟鳇鱼试验的过程中,屈兴才成天待在水边,什么活他都干,人们都说他“没有一点架子”,和大家一起拉鱼、清雪、测温……

  在试验过程中,从人工采卵,雌雄受精到培育出苗,三两天不睡觉是家常便饭。虽然繁育基地就在县城内,但他却连续3个月没进家门。

  2008年,屈兴才的二女儿考大学他无暇顾及,孩子上大学走时,他没能送行。女儿问母亲:“我爸哪去了?”深深理解丈夫的妻子开玩笑说:“你爸不跟咱过了,天天和鲟鳇鱼过日子呢。”

  在屈兴才心里,什么都没有他的研究实验重要。在他任水产局局长期间,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求学”和“试验”上。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反复试验,由屈兴才带领的科研团体,先后取得了8项省级以上科研成果,攻克了鲟鳇鱼杂交繁育等重大科技难关,破解了鲟鳇鱼等名特优鱼类在高寒地区繁育养殖的难题,有的还填补了国内空白。屈兴才领导的鲟鳇鱼繁育养殖基地已从2003年每年孵化80万尾的能力发展到现在5000万尾的孵化能力,品种发展到12个,销售收入实现6500万元。

  长期超负荷工作,屈兴才积劳成疾,患上了直肠癌。“我爸爸特别倔,近几年来,他的肚子经常疼,可他总是说‘没啥事,小毛病’,没想到竟然是癌症……”屈海玮含着眼泪说。

  去年12月份,屈兴才被发现患直肠癌时已经到了晚期,被迫休息的他,即使在病床上还时刻惦记着鱼。今年1月份做完手术回到家里,正是进行鲟鳇鱼人工冬季繁育的时候,屈兴才又赶到繁育现场,仔细询问“水温如何?”“打针了没有?”“到了哪个阶段?”

  在抚远县,屈兴才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说到他,很多人能拉住你的手,讲上一段他的故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