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7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广东省副省长 宋 海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金融对统筹城乡发展重点在于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金融资源向农村流动。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贯彻落实中央对农村经济金融的战略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的力度,创新和丰富农村金融品种,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先行先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根据国务院《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10)》有关精神,积极推动湛江、梅州、中山等地开展农村金融和统筹城乡金融改革先行先试,积极开展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此外,广东还积极探索“信用镇”、“信用村”建设,已在云浮市郁南县建立了县征信中心、县创业中心、县农村资产流通中心等农村金融公共服务平台,通过金融推动经济社会综合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推进具有广东特色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建设。2009年7月初,广东省启动了以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服务“三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为宗旨,逐步建立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谐发展,具有广东特色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体系。

  三、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织)设立发展,打造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一是积极推动村镇银行筹建工作。二是积极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2009年,以服务“三农”及小型企业发展为定位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截至2010年3月末,全省已有83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累计投放贷款16万笔,累计投放贷款金额为159亿元,贷款余额62.88亿元。

  四、规范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广东逐步规范整顿融资性担保公司,鼓励融资性担保公司增资扩股,增强担保能力,规范发展,降低风险。截至2010年3月底,全省共有实际开展业务的融资性担保公司250多家,注册资本金210亿元,总担保金额1400多亿元,有力支持了地方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和丰富农村金融产品。近年,广东省农村信用社积极探索推进农村地区的银保合作,积极协调推动农业保险机制的不断完善,通过加强与政府、保险公司合作,将保险这一风险转移的手段应用于涉农贷款之中,形成“安贷宝”和“政银保”两大特色业务,成为解决“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途径。2009年7月,三水区人民政府、三水农村信用社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支公司开展合作共同推出“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有效解决农民和涉农组织因缺少抵押物贷款难的问题,是国内首例通过保监会审批推出的合作农业贷款模式,开创了我国农业担保贷款保险的先河,并为进一步探索支农新举措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广东省还在统筹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探索,2007年在全国首创了以“管理+经营”的城乡医疗卫生改革的“湛江模式”。该模式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的85%继续用于基本医疗保险支出,提取15%购买合作保险公司的大额医疗补助保险,在个人缴费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大额医疗补助,放大了保障效应。

  虽然广东省农村信贷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还面临很多问题。下一步,广东省将通过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使其成为市场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扶持邮政储蓄银行和各类新型银行开辟农村市场,支持和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农村金融;鼓励金融企业开发具有本土适应性的金融新产品等措施,着力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服务体系,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加大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