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市场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6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络时代的口碑与信任
万建民

  天气热了,经常在小区菜场买西瓜,渐渐地跟摊主熟了起来。

  今年的西瓜品质都不错,再加上一般都只买刚刚切开的半个瓜,熟不熟一眼就能看出来,也就不用精挑细选了,每次都让摊主随手拿一个,大小合适就成。

  没想到那天的瓜不仅味道不甜,瓜皮还软趴趴的,估计是没成熟就摘下来,放久了“捂熟”的。第二天去买瓜的时候,顺口说了一句“昨天的瓜不好”,也没指望怎么着。没想到摊主很认真,仔细询问了情况后说,“今天的瓜就不收钱了,算是补偿,希望你以后还常来我这里买瓜。”

  原来,那天不止我一人买到了质量不好的瓜,已经有几个人向摊主“投诉”了。一开始,摊主的态度并不好,认为西瓜都是切开卖的,做不了假,质量不会有问题。虽然“投诉”者大都跟我一样,只是随口一说,但摊主的态度还是让他们很不高兴,于是纷纷“用脚投票”———在这个小小的菜场里,肩并肩地有好几个卖西瓜的摊位,他们当场就转身到别的摊位上买了西瓜。有几个老太太还待在摊位前不走,告诉前来的街坊邻居这家卖的瓜不好。

  这下,摊主慌了神,他终于明白,在小区菜场这个典型的“熟人社会”中,口碑是多么重要。于是,他改变应对的策略,试图重新赢得口碑。事实也正如他所希望的,至少我仍然在他那里买瓜,因为我相信,有了这次教训,他应该知道,一个人的负面评价,就能让大半个小区的居民不去他那里买瓜。这就是“熟人社会”中口碑的力量。

  事实上,一切交易都要基于信任。在小区菜场这个“熟人社会”中,口碑的好坏很容易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摊主的信任与否。在与陌生人的交易中,因为信息不对称,我们很难了解对方的口碑,只能通过订立协议、以法律保障的形式来建立信任,这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

  不过在网络时代,“熟人社会”的边界被无限放大了,甚至对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交易对象,我们也能很容易就了解对方的口碑,从而决定是否信任对方。

  生活中这样的经验并不少。

  比如网购。在购物网站上,面对眼花缭乱的店家,每一个都是陌生人,而且还不是当面交易,信任从哪里来?当然是“口碑”————每一笔交易完成后,消费者都会给店家做一个信用评级,这些评级结果每一个消费者都能看到,这和“熟人社会”中的口碑何其相似。

  比如上餐馆。现在很多人上餐馆不再局限于自己家周边了,大老远新开了一家有特色的餐馆,很快就能“闻着味”赶过去尝个鲜。可是,这么大城市,哪家餐馆好吃,哪家餐馆不好吃,怎么了解得过来?还是靠“口碑”————有许多专业的网站,吸引了各类“食客”,撰写在各处“饕餮”的经历,餐馆环境如何,服务怎样,哪款菜口味好,哪款菜分量足,描述得细致入微,无所不包。

  又比如订酒店。到外地出差,想找一家价格适中、住着舒服的酒店,人生地不熟的,还带着行李,总不能到处奔波寻找,怎么才能大海捞针找到目标?还得靠“口碑”———上商旅类专业网站,输入你能承受的价格、希望满足的标准等等,一堆酒店就跳了出来,每一家酒店后面,都会有大量曾经住过的客人评价,什么时候装修的,装修水平怎么样,床睡着舒服不舒服,夜里房间吵不吵,甚至周边有什么小店,出门怎么坐车等等,说得详细,看得明白,选得放心。

  网络时代的“口碑”,让人们放心地在“陌生人社会”中给交易对象以信任,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商家是不是会反过来利用这种“口碑”,比如钻某些网络平台规则的空子,花小钱来“购买”较好的信用评级;比如雇佣一批低成本的网络推手,在一些网站发布所谓的“试用心得”,以误导消费者。对这种现象,一是消费者自己要擦亮眼睛,二是要看网站本身的口碑。对那些专业网站来说,建立有公信力的网络平台,维护良好的口碑,恐怕也是自身生存发展的基础。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