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0年6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转变发展方式各地新亮点
发挥比较优势 实现新的跨越
———贵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上)

  贵阳,坐落于西南地区的山水名城。

  “环城森林涌来缕缕清新,黔灵山风吹过阵阵阴凉;绿绿的贵阳,爽爽的贵阳,感受着你的气息,我醉倒在惬意的天堂……”这便是《爽爽的贵阳》歌中的贵阳,亦是现实中的贵阳。

  近年来,贵阳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特色定位,发挥独有比较优势,以建设生态文明引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效显著,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市民素质明显提高,城市面貌明显改善,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跨越之路。

  建设生态文明,让森林成为贵阳新地标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6月中旬,虽是炎炎夏日,记者却在贵阳感受到“天然空调”的凉爽,看到的是密密匝匝的翠绿。

  连日来,乘车出行就仿佛行驶在绿色飘带中。道路两旁,香樟、樱花、竹子等68个树种,形成了长374公里、总面积145.6万亩的环城林带。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会城市和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长期以来贵阳深陷经济发展的“洼地”。为改变落后局面,贵阳全力实施赶超战略,力图在省会城市中的排位前移。

  党的十七大以来,贵阳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跳出贵阳看贵阳,立足全国看贵阳,对市情进行再分析、再研究,认识到要改变落后面貌,保持经济良性发展,就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凸显贵阳特色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是贵阳的独特优势,也是最大的比较优势、财富和潜力,是用多少GDP都换不来的‘金字招牌’。”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说。

  贵阳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建设生态文明确立为全市发展战略。2007年12月29日,贵阳市委八届四次全会通过《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对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做出部署。2008年,贵阳率先建立了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和监测办法,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生态文化、廉洁高效6个方面来衡量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成效。2009年,贵阳制定颁布首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通过立法程序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重大决策纳入法制轨道,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贵阳以建设生态文明提升、拓展、充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内涵,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并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创建之路。4年来,贵阳共完成宜林荒山造林19万亩,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1.78%。成千上万株绿色植物形成了贵阳市独有的森林景观,并使贵阳成为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区植被保护最为完好的城市。如今,森林已经成为贵阳的新标志。

转变发展方式,让天蓝水清家园更整洁

  贵阳是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产业层次较低,资源型产品、粗加工产品占三分之一以上,不但浪费了资源还损害了生态环境。贵阳把调结构放在首位,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从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向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转变。

  贵阳市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和新能源。6月13日,在三桥加气点,贵阳市公交总公司总经理李涌泉告诉记者,由该公司研发、被科技部列入国家“863”计划的“油改气”工程,成功探索了在高原气候条件下单一燃料LNG的运行。贵阳采用该技术,通过对全市公交车、出租车进行“油改气”改装,减少了汽车尾气污染,走在全国前列。

  近年来,贵阳市先后关停了贵阳电厂和清镇电厂8台33万千瓦小燃煤机组;拆除贵阳钢厂5台10吨电炉;淘汰贵阳水晶集团汞法醋酸工艺,实现汞零排放;取缔28家工艺落后、污染严重、产能过剩企业,重点污染源实现稳定达标排放。2009年,贵阳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降低4.36%和3.64%,二氧化硫排放量较2005年减排44.83%,提前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

  贵阳市还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重点发展旅游、会展、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一批投资额大、拉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重点工业项目,使第三产业的增速和比重连续几年高于第二产业,2009年,全市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5.5:44.6:49.9,形成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贵阳市实行“择”商“选”资,坚持环保至上、民生至上,不管项目能够提供多少GDP和税收,只要不符合环保要求一律不引进。

  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是贵阳市的主要饮用水源,前些年水质持续恶化,局部水域出现蓝藻。2007年,贵阳启动“依法治理‘两湖一库’、确保市民饮水安全”专项行动,组建市“两湖一库”管理局,集中履行环境保护的管理、监督、执法等职能。

  贵阳市还强力推进城区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等工程。2009年,贵阳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6天,超过95%,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良好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新的竞争优势,贵阳市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实现了环境与经济的双赢。2009年,贵阳市GDP达到902.6亿元,增长13.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9%和10.3%,旅游总收入连续3年增幅在50%左右,去年达到57.4%。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