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过程中,记者明显感觉到的一点,就是气象服务的外延在不断扩大。
以“三夏”气象服务为例,从服务内容上看,气象服务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做一做短期、长期天气预报,而是开发出许多与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新内容。例如:对农作物生长气象条件的分析、对相应气象条件下麦收和夏播活动的建议、对于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等。而在全国小麦跨区机收正式启动以后,各地气象部门的服务内容更增添了小麦收割报价、机具调度、作业安排、跨区作业行车路线、沿途维修站等相关信息。
从服务方法上看,除了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手段之外,手机、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得到充分利用。在山东,5万多名农机手的手机号码被统一纳入气象部门的气象短信服务平台,轻松、便捷而有效地实现了小麦跨区作业的信息直通。
从服务形式上看,除了发布相关气象服务产品,气象工作者们更多地走出气象监测室,走进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地为广大农民提供细致而又有针对性的服务———进行气象科技知识讲座,建议相应气象条件下进行何种农事活动,帮助做好各种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及应对准备等。
从服务组织上看,气象服务已经不再只是气象一个部门的工作,各地农业、交通、水利、电力、粮食、供销、财政、发改等部门与气象部门加强联系、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运作有序而高效,有力保障了“三夏”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不难看出,气象服务实际上是一项综合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需要许许多多部门的参与,还需要这些部门根据本部门所掌握的情况,随时提出新的、有实际需求的气象服务建议。这对于继续扩大气象服务的外延,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而扩大服务的外延,实际上就是服务的进一步深入和细化———气象部门及时推出气象服务新产品,气象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得到更加显著的提高。所有这些做法的结果,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