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6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西各地加大绿化投入,鼓励农民植树造林,这些苗卉———
绿了山乡 富了农家
本报记者 梁 睿

  近日,记者走进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镇龙市村村民熊冬发家的100多亩面积的苗圃,看到这里一片绿油油,罗汉松、楠木等树苗正茁长成长。

  “今年光苗木就收入20多万元,园林绿化部门也到这里采购。”40多岁的熊冬发伸出两根手指头告诉记者。江西省林权改革试点工作后,熊冬发就在村里承包了30多亩山地用来栽培杨梅,发展果树种植。“但杨梅要5年左右才挂果,生产周期太长。”凭着多年搞苗木种植的经验,熊冬发在杨梅树苗边上套种些苗木,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和时间。

  看到种植苗木效益比较好,几个村民主动找他合作,采取林地入股的办法办起了苗卉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扩大苗木种植。

  “今年正好赶上了好光景。”熊东发告诉记者,“苗木行情好,供不应求。连普通的杨树苗都从40多元涨到了80元,刨去成本,利润超过10万元没问题。”

  记者了解到,当地苗木价格攀升与江西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造林绿化工作密不可分。2008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决定用5年时间在江西全省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即确保实现全身森林覆盖率达到63%这个大目标,同时抓好城市、乡镇、农村及基础设施四个方面的绿化工作。工程总规模1535万亩,总投资达225.36亿元。2009年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西各地市植树造林积极性更加高涨,他们纷纷加大了绿化投入,仅井冈山市就新增5000万元用于通道绿化。

  大量绿化投资拉动了苗木需求,一大批像熊冬发一样的林农通过种植苗木走上了致富路。

  “这山坳里有12000多株罗汉松苗,今年最好的一株卖了1800元。这些苗子平均也能卖到近200元。”熊冬发指着地里那一片“绿色银行”对记者说,“苗龄越大价越好,明年这些苗大了,收入会更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