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国际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6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洲积极发展本土制造业
淡 然

  非洲大陆资源丰富,但其出口贸易一直以原材料为主,本土制造业发展缓慢。近年来,很多非洲国家纷纷效仿亚洲和拉丁美洲经验,建立出口加工区,发展本土制造业,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

  非洲地大物博,长久以来在全球经济和贸易中处于“原材料提供者”的地位。目前,提高贸易竞争力,大力发展本土制造业已成为很多非洲国家努力的方向。

  位于非洲南部、全球钻石产量最大的国家博茨瓦纳正积极寻求改变。非洲是钻石出口“大户”,全球7大钻石出产国有5个位于非洲。然而,多年来非洲以原钻出口为主,从事钻石抛光、切割等加工业务的企业寥寥可数。近年来,博茨瓦纳开始努力扭转原钻石出口的单一模式,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的钻石加工工业,扩大利润空间,创造就业岗位。

  博茨瓦纳政府规定,向企业发放钻石开采许可证的前提条件是该企业必须帮助本地钻石加工工业发展。目前,已有包括比利时“欧洲之星”在内的10多家外资企业在博茨瓦纳设厂进行钻石加工。钻石业逐渐成为博茨瓦纳创造外汇、增加税收的重要来源,更提升了该国的总体经济实力。

  除博茨瓦纳外,很多其他非洲国家也纷纷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发展本土加工业,其中包括肯尼亚的花卉加工业和莱索托的成衣制造业等。

  在非洲发展本土制造业的过程中,建立出口加工区成为很多国家采用的模式。上世纪90年代以来,肯尼亚、埃及、毛里求斯、尼日利亚、南非、赞比亚等20多个非洲国家纷纷在境内兴建出口加工区,区域内实行特别的税收和劳务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吸引外资投资设厂。

  印度洋岛国毛里求斯是非洲出口加工区的成功范例。为改变以制糖业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毛里求斯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兴建以服装、手表和珠宝加工为主的出口加工区。上世纪90年代,毛里求斯政府开始着力使出口加工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同时努力改善商业环境,鼓励本国企业参与投资。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出口加工业已成为毛里求斯经济的支柱之一,其经济已实现多元化发展。

  尼日利亚拉各斯自由贸易区公司负责人阿南达·西瓦拉姆说,非洲国家基础设施普遍落后,商业环境不佳,让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出口加工区往往具有高于非洲平均水平的基础设施,加上相对简便的投资手续和宽松的劳务政策,投资者容易压缩成本,保障生产安全和资本安全,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因此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把目光投向非洲出口加工区。

  虽然非洲出口加工区有效吸引了投资,为经济注入了活力,但也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土企业参与程度较低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大障碍。

  东非最大经济体肯尼亚境内共有35个出口加工区,在此设厂的企业中,60%的企业来自英国、美国、荷兰、卡塔尔及印度,肯尼亚本土企业只占14%。

  有专家指出,一些非洲国家在吸引投资发展本土制造业的过程中进行恶性竞争,通过剥夺本国劳动者的福利保障,压低劳动者的工资标准,过度放宽投资法律法规,牺牲自然环境等手段,赢得劳动力的价格优势。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遏制,将严重损害本国利益,甚至阻碍非洲区域一体化的步伐。

  此外,非洲国家政局不稳,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劳动力素质有限,金融投资体制不完善,投资者认知度较低等因素,也将拖累非洲制造业的发展。专家认为,非洲各国不应只关注出口加工区的建设,而应在全国更大范围内改善基础设施,优化政策环境;在发展本土制造业,提升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同时,还要注重挖掘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才能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据新华社内罗毕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