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6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沈阳铁西区:
调整着力点 全方位转型
本报记者 李 哲 孙潜彤

精彩观点

  铁西新的定位是辽沈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要建设成为老工业基地调整、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域,同时也要实现二、三产业齐头并进,成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区域。

           ———沈阳市委常委、铁西区委书记 李继安

  通过转型升级,铁西的老企业又成为国家装备制造业的脊梁,我们都为铁西巨变感到光荣、自豪。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董 峰

  晚上10点,记者抵达沈阳火车站。驱车经过盘绕绵延的立交桥,驶过造型现代的跨河大桥,穿过霓虹灯闪烁的高楼大厦,这个现代时尚、环境优美的都市不夜城就是铁西区,那个十几年前一片萧条、沉寂的铁西区,已经焕然一新。

  “这条北二路原来被称为‘亏损一条街’。在这条街上,曾经创造了共和国工业史上数个第一的37家国有企业,亏损的亏损,停产的停产。短短几年过去,现在已经是汽车贸易产业带了,去年还被商务部命名为‘中国特色商业街’,全年实现销售额75亿元。”铁西区宣传部部长汪诚站在办公室,向窗外指去。

  “结构调整是发展的永恒主题,这是铁西变化的根本所在。而从时间顺序上来看,城市功能结构调整是最先发生的。”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董峰介绍说。

  董峰告诉记者,“2002年6月18日开始的合署办公,是铁西区转型的第一个重要节点。”合署办公指的是将地理上相连的原铁西区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区,并授予市级管理权限。

  两区合署后,东搬西建的工程全面展开。地处东边的铁西区内尚有发展希望的老企业,搬到了西边的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样一来,城区腾出来的大片土地得以重新规划和开发,级差地租也为铁西的转型提供了资金;而在搬迁的过程中,落后的企业、设备、生产线都被淘汰,企业生产流程实现了重组再造,既减少了重复投入,又提高了现代化水平。

  合署办公和东搬西建,成功地开启了铁西结构调整的大幕,城市的功能得到了优化————铁西城区发展以商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经济开发区则形成了现代化的装备制造产业聚集区,区内聚集了装备制造的6大门类、20个配套产业集群、1000多个系列、近万种产品和20多万产业工人。

  事实上,城市功能转型的过程也正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记者了解到,在铁西区,二三产业的比例已由原来的95:5,调整到了现在的75:25,“我们的目标是达到60:40的比例。”董峰介绍说,目前,铁西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落在生产性服务业的突破和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上。

  去年4月,铁西区提出了现代建筑产业的概念,强调要通过打造现代建筑产业园,建设中国现代建筑产业之都,打破几十年来铁西区装备制造业一业独大的工业结构。铁西区区长李松林表示,“装备制造业是铁西区发展的筋骨,现代建筑产业将是赋予它力量的肌肉。”

  最新的建筑方式几乎不用脚手架,减少建筑垃圾达80%以上,可节省80%的劳动力,施工时间比传统施工方法缩短一半以上……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主任孟宏向记者讲述着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建筑的主体构成在工厂里就已完成设计、生产,最终像搭积木一样建成。他说,仅半年多时间,园区内已有160个项目进入,其中4月份已开工项目20个。

  记者来到这个产业园,步入一栋极有特色的建筑————巨大的不规则玻璃幕墙映衬着点缀其间的彩色材料,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鸟巢、水立方、上海世博中心等著名的现代建筑图片。“这些都是我们曾经服务过的项目,有的项目需要配套建设世界最大的膜结构,有的是世界单笔合同额最高的幕墙工程,还有欧洲最大的交通枢纽工程等,世界最复杂的幕墙工程很多都是我们的作品。”沈阳远大集团的工作人员王婷介绍说。

  在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里,智力密集型取代了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企业成为主体。“我们目前有15000名左右的员工,其中,设计人员接近8000人。”王婷告诉记者。

  据董峰介绍,今年开始,铁西将打造6大千亿元产业集群:机床、电气、现代建筑、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化工、通用及新能源装备。

  在调整产业布局的同时,每一个具体产业内部的调整也在不断进行。例如机床产业的“十字”拉伸战略:延长上下游产业链条————吸引上游配套商入驻园区、与下游厂商合作建厂;横向发展拉粗产业链条————积极填补产业内部的空白区域。关联度和衔接度的提高壮大了产业链条,整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也就得到了提升,抗风险能力随之增强。

  “在去年沈阳举办的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我们集团的成绩位居榜首,勇夺5项‘技术大王’,132名选手受到表彰。”据沈阳鼓风机集团的工作人员陈静介绍,科技创新是沈鼓最大的工作重点之一。

  “去年沈鼓的工业总产值是88亿元,其中新产品产值达到37.7亿元,占比超过了四成。”沈鼓总经理孔跃龙告诉记者,沈鼓的项目和产品技术含量都非常高,许多产品的研发成功都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去年,我们研制成功了百万吨乙烯装置用的两种压缩机,实现了企业多年的梦想,摘得了机械行业皇冠上的明珠。长久以来这两种压缩机国内都依靠进口,可以说我们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孔跃龙说。

  记者走进沈鼓的重点部件车间————转子车间,只见道路两侧的展板上,每一项工作都有细化的具体标准,例如工具箱内的定位、定量标准,各种物品的摆放方向、清洁度标准等。“去年,我们引进了精益管理办法,对管理和生产流程都进行了再造,整个生产的节拍、组织计划都更加严谨、准确、到位,各项管理指标都有了很大提高。”孔跃龙指着展板对记者说,“我们的产品交货率、资金占有率、产成率有了很大的改善,比如说资金占有率,年初资金占用是4.6亿元,推进精益管理后,年底降到1.6亿元。企业的内部调整始终在进行着。”

  自2004年沈鼓整合了沈阳水泵厂、沈阳气压机厂组成沈鼓集团以来,产值年年都有大幅增长————40亿元,56亿元,65亿元,80亿元,直到去年在不利的经济环境下依然完成了88亿元的年产值。孔跃龙自信地告诉记者,今年沈鼓的目标是双百亿:工业产值和订货指标双双达到100亿元。

一线感言

共同创业 共享成果

□ 李 哲

  铁西这个昔日的老工业基地,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破解制约经济转型难题的过程中,始终不忘“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关注民生。

  铁西的确做到了将发展成果回报人民群众、增进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如今,铁西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由原来的70多天增加到现在的320多天,绿化覆盖率已提高到40%左右;建立起了融养老、失业、医疗、低保、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为一体,体系完整、运行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区内棚户区改造已经全部完成,4万多户产业工人喜迁新居。 

  “这几年的变化比过去几十年的变化都大,作为一个老工人,我确实感到高兴、感到自豪。”这是全国劳动模范张成哲发自肺腑的声音。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