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汽车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5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出去”更要站得住
李铁铮

  吉利在澳大利亚,声名远扬,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知道来自中国的吉利收购了澳大利亚最大的汽车变速箱厂。

  5月8日,澳大利亚美丽的小镇欧博利迎来了盛大的节日。在DSI变速器厂绿草如茵的空地上,数百名员工带着他们的家人和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一起,边品尝美食,边观赏舞狮,而后又尽情地享受各种大型游乐机,现场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这是这家工厂的中国新“东家”专门为员工举办的聚会———“吉利日”。

  DSI虽然是吉利全资收购的第一家海外企业,但吉利并没有向其派出众多的管理者,而是基本依靠原有的管理班子继续掌管工厂,并且许诺不裁掉一个工人。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回忆说,他们刚来的时候,正赶上员工们因害怕失业而不安,当听到了吉利的承诺,员工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而且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融合,大家把未来的希望放在了吉利身上。

  按李书福的话说,中国企业“走出去”,到海外并购,最关键的问题是文化的融合,是要实现双赢、多赢。

  “走出去”并不是目的,站得住才是目标。能在国际市场一展拳脚,或赢得新的市场,或换来技术,或弥补短板,是许多中国企业的追求。这些年,不少企业也进行过尝试,但成功者寥寥。除了文化的隔阂外,一个重要的教训就是,“走出去”的初衷:如果是取大于舍,就很难实现双赢、多赢。事实告诉人们:“走出去”,不易;站得住,更难。

  海外并购有机会,一定是因为对方遇到困难,不得已而为之。10多年前,中国企业也曾找到DSI,请他们到中国去,但那时中国市场太小,人家又过得不错,当然不愿意。可今天,面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壮大,DSI在众多买家中选定中国企业,看重的是吉利可以挽救他们,可以将他们带进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汽车市场如今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前景广阔。DSI作为全球技术研发实力雄厚的单体变速箱厂,能弥补吉利在变速箱研发制造技术方面的不足;资金雄厚,充满活力的吉利又能使这家频临破产的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员工们坚信吉利会给他们就业机会和稳定的收入。双赢和多赢的愿景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并且站得住的基础。

  而文化的融合则是站得住的关键。走出去后地处海外,就要依靠和尊重人家,同时也要使别人了解和尊重我们的文化,在互相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求得融合。吉利充分尊重和信任对方,人家自然也有所回报,DSI已经建起了新的三班产能12万台7速双离合前驱变速箱生产线,不久的将来,吉利汽车就会装上这种世界上最先进的变速箱。吉利也会在国内再建几个先进的变速箱厂。

  吉利懂得,一个品牌,如果想成为国际品牌,必须实现国际化。这就是说,国际化的品牌只有发源地有国别,而一旦成为国际品牌,就是世界的。丰田、奔驰等品牌都是如此。这也应该成为“走出去”、站得住的目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