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5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哈尔滨南岗区:
发挥自身优势 建设会展商圈
本报记者 李 哲 倪伟龄

  来到哈尔滨市闻名遐迩的秋林商圈,记者眼前一亮。现代商厦与百年老店交相辉映———通过近几年的改造和提升,秋林商圈重新焕发了生机。去年,这个不到1平方公里的商圈,实现了60多亿元的销售额。

  南岗区的中心地带也是哈尔滨的中心。百余年来,坐落在城市中心黄金地段的秋林公司,以其造型精致的橱窗和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秋林公司直接带动了这一地区商贸业的繁荣,形成了名扬天下的“秋林商圈”。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经营理念未能及时应变的秋林商圈开始走下坡路。 

  传统商贸业是南岗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怎样让秋林这个商贸业龙头再度昂起头来?南岗区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我们的想法是,南岗区作为哈尔滨市‘中兴’战略中的重要区域,将通过实施建设大园区、打造大商圈、新区大开发、环境大改造‘四大’工程,加快推进科教资源优势向现实发展优势转化,加快城区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启动增长新引擎,拓宽发展新空间,在哈尔滨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进程中率先发展、率先变化、率先晋位,当好龙头。”南岗区委书记张惠涛说。聚商兴业,在全区形成大商圈格局的思路,随之浮出水面。从2008年5月起,“秋林大商圈”全面升级改造启动,营造传承秋林百年商誉底蕴、弥漫欧陆风情和时尚气息的新的商业中心。提升路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统一建筑风格、改造市容市貌……

  这仅仅是商贸业提档升级的开始。南岗区大力引进新的商业业态,积极引导信息咨询、创意设计等新型产业集聚发展,逐步打造形成以总部经济、会展经济为主要特征,现代服务业配套完善的城市中心商务区。在此基础上,继续拓展、增强和完善各个新老商圈的集聚辐射能力,形成“珠链式贯穿、辐射状发展”的大商圈格局。

  从人气旺盛的秋林商圈驱车向南,半个多小时后,便会再度感觉车流量、人流量明显增多。

  跟随着涌动的人群,记者走进了哈尔滨国际体育会展中心,5万平方米的展场面积、3000多个标准展位正在进行装饰。会展中心综合办公室副主任李济全告诉记者,会展中心平均3天就要办一个展会。

  距离展馆不到百米,坐落着一个高层酒店———华旗饭店,记者在热闹的大厅里见到了会展中心总经理、饭店总经理张菁。她一边招呼着前来参加会议的新朋老友,一边向记者介绍:“一年365天,会展中心从来不歇。大型展会举办期间,哈尔滨的机场路客流量都会增加10%,酒店入住率也会增加至少一成以上。”

  围绕国际体育会展中心,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会展商圈,不仅迎来了许多国内外的参展、参会人员,还吸引了不少的本地市民前来购物、逛展会、参加文娱活动。其实,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当年我们考察发现,会展中心功能大多比较单一,缺少综合配套,于是就决定在建设会展中心的同时,动工开建购物中心、酒店等配套设施。2002年动工,2003年位于展馆地下的红博购物中心就正式开业了。”红博商业公司总经理王丽梅回忆说,刚开业时,这个10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很冷清。在缺少人气的地方搞商业,她试了许多招,最终决定要不惜成本打文化牌。举办冬装节、请哈尔滨交响乐团定期演出……“我就告诉大家,你们来玩、来休闲、来体会文化吧。慢慢地商业先聚拢了人气,会展业也火起来了,会展业的红火又给商城带来了更多的人流量。”

  接下来,记者依然从秋林商圈出发,向西约半小时车程后,视野逐渐开阔起来,一幢幢现代简约欧式风格的建筑从车窗外掠过,车子最后停在了一栋呈弧线形、全玻璃打造外立面的建筑前。

  “中国科技交易所北方分中心将落户在这栋楼里。”哈尔滨哈西老工业区改造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王立奇告诉记者,楼内将入驻大量的科技公司。依托位于哈西东侧的、哈尔滨市最密集的大学科研区,这里将被打造成为版权交易基地、科技研发基地。

  哈西地区地处城乡接合部,曾是哈尔滨市建成区内工业企业最为密集的区域。2008年起,借助黑龙江省最大交通中心———哈尔滨西客站开工建设的历史机遇,哈西地区加速转型。“哈尔滨西客站力争到2011年底投入使用。成熟后,这里将迎来每年3000万人次的客流量,届时,哈西地区将构筑以交通枢纽为支撑、知识经济为导向、现代服务为龙头、创意产业为突破的低碳经济产业体系。”南岗区委书记张惠涛将新的建设蓝图徐徐展开。

精彩观点

  我们必须站在南岗,想全市、想全省。南岗区要通过实施“中兴”战略,履行好“心脏”的辐射功能、“窗口”的形象展示功能。

       ———哈尔滨市南岗区委书记张惠涛

  只要设计合理、规划长远,就不怕起步的艰难。从一片菜地到商业宝地,会展商圈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红博商业公司总经理王丽梅

一线感言

老城区的“加减法”

徐立京

  目前,哈尔滨老城区已成为东北地区建设密度最大的城区。当地干部群众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如果不把老城区的建设密度降下来,不仅交通、卫生等方面已经不堪重负,而且原本非常有特色的城市也会变得风格杂陈、失去美感。正因如此,哈尔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市发展新战略中,将“中兴”也就是老城区的改造升级问题,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

  南岗区作为哈尔滨的中心城区,其密度之大、负载之重、改造之艰,可想而知。令人欣慰的是,南岗区委、区政府面对难题,做出了一道道漂亮的“加减法”,逐步使老城区旧貌变新颜。

  一方面,他们千方百计把过高的建设密度减下来,在保护老城原有风貌和沿袭历史文脉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推进老城区改造:打通路网,建设现代交通体系;搞好棚户区拆迁改造,基本消除“破烂”状况;改善地下管网和相应基础设施,完善承载功能;整治环境,改变市容市貌。

  另一方面,他们竭尽全力把较低水平的产业层次提上去,充分发挥老城区科技、文化、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加传统商贸业的集聚度和辐射力,引进信息咨询、电子商务、创意设计等新型产业,加大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服务经济、低碳经济等绿色经济形态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总之是要借助增强经济发展的知识含量所带来的强大爆发力,把区域蕴藏的巨大能量激发出来,形成新经济、新城市的独特发展模式。

  南岗区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打造一个以高端化、国际化为主要特征、产值达800亿元以上的知识经济圈,使南岗区真正成为省域知识创新中心、新型企业孵化和先进技术输出中心、知识型服务业集聚中心、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和汇集高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