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0年5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致富
辽宁瓦房店市统筹城乡发展见成效

  辽宁瓦房店市委、市政府提出,壮大县域经济,要解决好农民“如何拿好锄头、如何放下锄头”的问题。他们认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用工业的理念、机制和举措经营农业,将农业和工业有机对接,让农民直接融入产业链条

  本报讯 记者李天斌 单超哲报道:去年下半年以来,辽宁省瓦房店市的一些乡镇工业园区里,出现了劳动力供不应求局面。市委书记刘兴伟说:“这说明我们这几年用工业理念经营农业,让农民直接融入产业链条的实践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在瓦房店市37.5万名农村劳动力中,70%以上留在本地,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只有8.2万人,从事第二、三产业的高达19.3万人。与此相对应,瓦房店市经济发展进入全国百强县,城镇居民特别是农业人口收入逐年提高,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420元,比上一年增长13%。

  地处辽南的瓦房店市,曾以轴承等工业产品制造跻身县级工业大市之列,同时又是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70%。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的热潮兴起,瓦房店市抢抓机遇,打造成了众多项目的投资热土,为当地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契机。

  城乡统筹,关键是农民。对此,瓦房店市委、市政府提出,壮大县域经济,要解决好农民“如何拿好锄头、如何放下锄头”的问题。他们认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用工业的理念、机制和举措经营农业,将农业和工业有机对接,让农民直接融入产业链条。

  瓦房店市市长赵阳告诉记者,市里在两年前就制定了依托小城镇特色发展的空间产业布局规划,做到新城与老城、城市与乡村、产业与城镇同步规划。而实现这个规划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放下锄头”的农民“离土不离乡,转身进工厂”。为此,市里把两大工业园区放在市区,其他21个工业园区全部放在所属乡镇,通过这些园区的工业化发展带动小城镇建设。

  为了防止出现“散乱小”的状况,市里对工业园区作出明确规划,彼此之间有专业分工,做到三个突出,即:突出主业,突出特色,突出龙头作用,在做大做强上下功夫。在园区内,着眼于发展链型专业化生产,尽可能使产品上下游衔接,协作互补,通过互为客户的专业化精深加工或再加工,拉长产业链,实现共赢。

  据介绍,目前这些园区已经形成两个产业集群和六大产业基地,分别是瓦轴集团为龙头的轴承产业集群、大连化工为龙头的化工产业集群,还有临港产业配套、清洁能源、风电装备、LED光电、新型建材、食品加工六大产业基地。规模以上企业已发展到801家,其中轴承工业产值占全国总量的20.3%,被誉为“中国轴承之都”,清洁能源工业产业园区去年实现工业产值85亿元。

  瓦房店市现有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各类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36家。其中,肉鸡加工能力达到年3.5亿只,仅此一项产业,就带动近10万人从业。

大连雪龙产业集团形成了从牛育种、繁育、饲养到加工以及有机肥料生产和粗饲料出口等于一体的链型生产业态。如今,已有1万多户农民专为“雪龙”繁育犊牛,户均增收近千元。

  瓦房店市是“苹果之乡”和国家重要的果品出口基地,全市果树栽培面积达60万亩,水果产量去年突破60万吨。在这里,最好的苹果做成礼品果,每个售价达到10元。即使在去年底苹果收获季节遭受特大雹灾,苹果仍旧减产不减收,果农人均增收达到2000元左右。原来,这里有总储量达30万吨的水果调剂加工企业,被冰雹打掉的果子,企业就地收购后加工成罐头或果汁,农民只要集中精力干好田里的活就行。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下,瓦房店市农民成为产业化链条上的从业者,促进了水果、水产、蔬菜、花卉、畜牧等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些年,瓦房店市农副产品附加值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去年实现加工销售收入120亿元,今年预计可达150亿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