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博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5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抓住难得机遇 用好有利条件
本报记者 杨阳腾

  历时4天的第六届文博会5月17日落下帷幕。作为我国惟一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吸引的不仅是中国的目光,还有世界的目光;展示的不仅是中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更展现着文化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与往届相比,本届文博会的风向标意义更强。我国文化产业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经历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文化产业释放出巨大的潜力和活力,“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多种新型产业类型不断崛起。在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作用日益突出。要把握发展机遇,创新工作思路,着力培育知名文化品牌,着力发展外向型文化企业,着力加强出口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水平,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范围渠道不断拓宽,文化交流走出去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当前,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面临良好机遇。中国与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广泛深入,为开展对外文化合作开辟了广阔空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凸显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的重要作用;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奠定了坚实基础;文化与科技融合日益加深、新的文化业态不断涌现,为我们推动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要积极适应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抓住难得机遇、用好有利条件,以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

  做好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工作,关键是创新思路办法、拓宽途径渠道,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走出去格局。要坚持多管齐下,在推进政府主导的文化交流的同时,积极探索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的运作方式,发挥国有文化企业骨干作用,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加快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要推动文化产品的内容创新,充分挖掘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贴近国外受众文化需求和消费习惯,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表现力、吸引力,形成核心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国际知名品牌。要积极探索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运作规律的营销方式,推进出口平台和海外营销渠道建设,加大国际文化市场开拓力度。要充分利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的文化业态,努力形成对外文化贸易新的增长点。要落实完善配套政策,加大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快培养熟悉外贸业务的文化企业家和外向型人才,为推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提供有力保障。

  纵观成功举办六届的文博会的发展轨迹,其已经成为拉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对全国文化产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