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博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5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展现文化产业广阔发展前景
———写在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闭幕之际
  第六届文博会设立“海外采购洽谈展区”,图为英国和德国展馆。 本报记者 杨阳腾摄

  鹏城五月,红荔飘香。历时4天的第六届文博会向世界精彩绽放,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产业成果在这里集中展示。一批批忙碌的国际买家,牵系着长长的产业链条,把中华文化产品延伸到广阔的海外市场,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国际平台。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在第六届文博会期间,文化体制改革年度报告、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统计报告、文化科技和新媒体发展趋势、中国“文化企业30强”等信息的发布,都被看作是对国家未来文化产业政策的权威解读。国家统计局在第六届文博会上公布的我国文化产业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8400亿元,比2008年增长10%,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大幅提高、文化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新兴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非公资本比重上升、文化大省建设初见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创造”正走出国门大放异彩,从动漫到电影,再到主题公园,越来越多的海外受众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感兴趣,中国文化走出去迎来了最佳时期。其中,荣获2008—2009年度“文化企业30强”的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地实现了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从有形产品到无形内容的转变。在第四届文博会上,其与伊朗山曼·高斯达公司签约,在伊朗投资达8000万欧元共同建设“方特卡通动漫园”项目,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出口国。

  更为可喜的是,文化产品出口交易每届文博会都有好成绩。文博会交易数据显示,欧美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品的主要出口地区。在第四届文博会上,欧美地区成交金额达到43.59亿元,占出口交易额的三分之一;第五届文博会实现文化产品出口交易87.66亿元,其中欧美地区成交额达25.85亿元,占出口总额的29.49%。如今的文博会,已经建起了专业海外买家数据库、海外分会场,以各种渠道承担起推广中国文化产品的重任;建立了马来西亚展销会、中国文化产品美国(纽约)展销中心,通过这座桥梁,把中国文化产品和国际市场连在一起,把中国文化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国外消费者手里。可以想象,在不远的将来,将有更多的外国观众可以看中国的电影、中国的卡通,在中国的主题公园里参观游玩。

  与往届相比,第六届文博会国际化程度更高、配套活动更充实、海外采购商收获更丰盛。本届文博会成功实现了“世博———文博”的对接,海外采购商比预期增加了许多。受邀的10680名海外采购商进馆参观洽谈贸易,这些采购商来自86个国家和地区,比展前统计的65个国家和地区多了21个,境外专业观众数已达11558人次。在展馆现场,海外客商与深圳市多家机构共签订采购及投资合同金额89.88亿元,其中埃及、俄罗斯、印度等国的海外采购商达成采购及协议采购金额31.88亿元人民币,投资合同及协议合同金额58亿元人民币,仅埃及电视台与深圳市博纳公司就签下了24亿元人民币的采购协议。此外,美国百老汇亚洲娱乐公司与深圳演出公司亦签下了合作意向书,合作推出首个中国版音乐剧《绿野仙踪》。

  在第六届文博会期间,各种活动多彩炫目。首届“金鹏奖”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大赛优秀作品进场展映交易,参赛作品逾2万部,涵盖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德国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新加坡国际短片电影节等知名机构的推荐作品超过2000部。

  在文博会,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产业成长壮大的前进步伐,看到文博会已成功地为中华文化搭建起一个与国际市场对接的桥梁,成为聚焦和展示中华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平台。  文/本报记者 杨阳腾 乔申颖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