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国防天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5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扶贫接力造福村民
吴义国 卓 健

  “两任村干部,全心谋扶贫;两代父子兵,接力帮乡亲。”在湖南株洲醴陵市孙家湾村“农民大舞台”上,深情演绎了退伍老兵叶洪谋、叶志刚父子帮扶乡亲奔小康的动人故事,在十里八乡传为美谈。

  1954年,叶洪谋退伍当了工人。1980年退休后回到老家孙家湾村。当时的孙家湾村一穷二白,“两个红薯一顿饭,喝碗稀饭还加糠”,是当时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村民叶运桃因为身体患病,无法干重体力劳动,更是穷得让人揪心。叶洪谋回乡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民兵帮助叶运桃家修了一栋土房,隔三差五给他家送粮食,帮劳动,直到2004年叶洪谋去世。他为乡亲们修通了通组公路,架起了两座桥,支助困难户2万多元。

  2001年,在部队屡次立功受奖的叶志刚退伍了,担任了孙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接过了父亲叶洪谋的扶贫棒。虽然当时孙家湾村已经有了较大发展,但依然是省级贫困村,村民人均收入不足500元。叶志刚把在部队上学到的新思想新观念用到村里的发展上,和同是退伍兵的村主任许雪明一道开拓创新谋发展。他们利用当地土质好和村民有制作陶瓷的传统技术的优势,用自己多年积蓄的2万元钱,创办村企业。同时引进30多家陶瓷企业,让掌握传统技术的村民成为技术员。2008年,孙家湾村成为株洲市的小康示范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8300元,全村拥有小轿车30多辆,家家户户至少有一辆摩托车。

  站在村外的坡头上,一幅新农村的美丽风景尽收眼底:一条条宽敞的村路、一排排整齐的厂房、一块块绿油油的稻田、一座座崭新的高压电塔……都在诉说这个村庄的富足与祥和。叶志刚和许雪明不无感慨地说:“10年前,我们退伍回家乡时,这里还很荒凉,百业待兴。如今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今后我们要走生态建设的路子,为子孙后代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