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5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倒的玉树 奋进的力量
————写在玉树抗震救灾一个月之际
新华社记者

  一个月前,当玉树高原被地震撕扯得满目疮痍时,那片土地还是草木枯黄的季节。

  一个月后,废墟间的白杨已生出了铜钱般大小的绿叶。春天,以不可阻挡之势在高原的山水中涂彩;春意,在安置点的帐篷间涌动。

  在应对大考中大悟。震后一个月,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历经磨难和考验的中华民族,从这次灾难中汲取到的新的力量、勇气和智慧,正和玉树的春天一起顽强生长。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高海拔地区展开的大规模救援。从救援、安置到秩序恢复和启动灾后重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灾难面前再次彰显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10岁的玉树第三小学学生嘎松求珍正走在上学路上,地面突然开始剧烈晃动,路边的房屋陆续倒塌,惊慌的人们奔走呼号。嘎松求珍吓坏了,双手紧紧抱住路边的电线杆,连声疾呼“妈妈!妈妈!”

  就在小嘎松呼唤妈妈的那一刻,玉树的灾情通过电波,穿越万水千山,揪紧了全国人民的心。

  获悉灾难,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在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立即成立,下设的8个工作组马上开展工作,一条条紧急救援的指令和部署迅速发出———救援,向着玉树!

  经历汶川地震后逐步完善起来的抗震救灾应急机制,此刻高速运转————8时20分起,中国地震局、民政部、公安部、卫生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中国民航局……应急响应立刻启动。

  北京—玉树、西宁—玉树、四川—玉树、西藏—玉树……

  以玉树为中心,地震救援队、公安消防队、地震专家等专业救援队伍从四面八方迅速开进。

  飞机、火车、汽车、徒步强行军……不管多么遥远,无论什么方式,火速出发,奔向玉树!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高海拔地区开展的大规模救援行动,这是难度超乎想象的生命大救援————玉树,青藏高原的腹地,4000多米的海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六成,距省会西宁820公里,与成都的空间距离达1200公里。

  前进,每一步都是那样艰难。救援,每一个动作都那样吃力。“不少官兵在剧烈的救援中出现了头痛、胸闷、恶心,但对于救援来说,每一分钟的时间都异常宝贵,没人舍得离开岗位……”济南公安消防支队参谋丁林海在日记里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再恶劣的条件也阻挡不了抢救生命的脚步。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

  ————10小时、20小时、30小时……奋战在一片片废墟上的救援人员似乎忘记了时间;

  ————72小时黄金救援期过去了,救援没有停止,而是加快节奏。一直到第7天,又有22名幸存者被成功救出;

  ————7天以后,再次集结兵力,进行3天拉网式排查,直至确认再无幸存者……

  这是以人为本的生动诠释————从汶川到玉树,生命的尊严再次彰显,人性的光辉在古老的青藏高原闪耀。

  在科学有序的决策部署下,一个个生命被救出,一个个群众被安置,一批批物资被送达。

  “我看到了国家的力量!”玉树结古寺佛学院教授昂噶感慨地说:“我没有想到,行动这么快!”

  在一个月气壮山河、撼人心魄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所有瞩目玉树的人们无不和昂噶有同样的感受。

  ————这一个月,各种救援力量最多时超过1.7万人,从废墟下救活1455人。

  ————这一个月,有效救治伤员5.22万人次。转移到外地治疗的3164名重伤员中,直接死于地震的仅4人,重伤员致残率极低。

  ————这一个月,组织调运帐篷近7万顶、棉被22万多套、棉衣12万多件。方便面、火炉、折叠床、移动厕所、课桌椅等物资保证了所有受灾群众有吃、有喝、有住、有医、有学上。

  ————这一个月,灾区干线公路全部畅通,通信完全恢复,油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群众临时集中安置点每建好一处,水电配套设施立即跟进一处。

  ————这一个月,邮政、银行等网点恢复服务,灾区商业企业、个体户陆续营业,结古镇街头几乎能买到所有生活必需品。

  ————这一个月,地震废墟清理过半,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地质灾害评估、环境调查全方位推进,灾后重建工作在科学规划中启动。

  这是维护受灾群众利益的又一壮举,再次宣示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这是国家动员力量的全面展示,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执政能力。

  这是令世界赞叹的救援奇迹,再次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力量。

  仿佛一种象征,更是一种昭示:地震中屹立不倒的文成公主庙和格萨尔王雕像,见证着各民族相濡以沫的情感,见证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灾难中凸显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重要基础和强大动力

  高原的阳光洒落在结古镇中心的格萨尔王雕像上,与之相距十几公里的唐蕃古道边,酥油灯的清香在文成公主庙的佛堂弥漫。

  一个月来,这两座地震中屹立不倒的建筑,见证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见证了汉、藏、回等各民族相濡以沫的情感。

  震后十几分钟,身单体薄的玉树县回族女民警马玉芳不顾余震危险,带领6名汉族和藏族民警奋战12个小时,从废墟中挖出12名幸存者,藏族群众亲切地称她为“阿达”(藏语中对女性的敬称)。而令马玉芳感动落泪的是:救援中,一名藏族小伙和一名汉族中年人开来了自家的小型吊车;满脸皱纹的藏族老阿妈、身穿红色僧袍的僧人、出租车司机……都自发加入到救援队伍中来。

  灾难来临时,像这样自发组成的多民族救援队伍,四处可见。灾区各族群众自救互救、共度时艰,谱写了一曲曲催人泪下的生命赞歌。

  玉树,青藏腹地,三江之源。在这片离天最近的地方,居住着藏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土族等15个民族。他们长期共同生活、相互依存、水乳交融。历史和现实早已把各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

  虽然信仰不同,但人们守望相助;尽管语言不通,但大家同气连枝。地震摧毁了美丽的家园,却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同胞情谊更加牢固。

  在玉树经商的甘肃临夏回族兄弟陕国林、陕国雄从废墟中救出3名藏族同胞,并向受灾藏族同胞免费提供了30多万元的饮用水和方便食品。邻居卓玛说:“地震以后,我们两家就成一家人了。”

  玉树之殇,华夏之痛。在许多人心里,遥远的玉树,此刻变得如此亲近。

  一个月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赶赴灾区一线指挥抗震救灾,党心凝聚起强大的民心。

  一个月来,全国各地纷纷捐款、捐物,许多人历经辛苦千里跋涉援助灾区。

  “他们的苦难就是我的苦难。”78岁的老红军张忠贵从成都龙泉驿出发,徒步、搭车来到玉树搬运救灾物资。“来了灾区,心里才能真正踏实。”

  “我们是农民工,没有钱,却有力气。”6名四川彭州的打工农民带着铁锹等简单工具,花了550元钱租了一辆三轮摩托车,连夜从玉树州囊谦县赶到结古镇。看到地震的惨状,他们边落泪边开始抢挖废墟下的群众,一直到天亮。“汶川地震,全国各地都帮助了我们,这次大灾难,我们是带着感恩的心来的。”

  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的巨大向心力,必然激发每一个体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与担当。

  “代青巴毛”“晋美索南”“汤立勇”“鲍成林”“扎西旦周”……在玉树州体育场内一处不起眼的角落,两张木桌、几把椅子、几十缕红布条,加上写在包装纸板上几个歪歪扭扭的字————“志愿者报名处”,就成了数百名志愿者在震区的集结地。他们有来自西安的“父子兵”,有来自汉、藏、回多民族的老兵救援队。吉林、陕西、四川、广东、香港、澳门……众多志愿者民族各异、身份各别,“但他们带来了同样浓浓的爱。”共青团玉树州委的扎西达杰说。

  亲历抗震救灾每个日日夜夜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州长王玉虎感慨地说:“这次灾难中,不分民族、不分地域,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

  一个月来,所有直接和间接参与抗震救灾的人们,所有关注灾区的人们,内心无不涌动这样沉甸甸的感受:民族团结的精神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得到升华,建立在深厚历史文化传统上的民族政策,各民族长期以来和睦相处孕育的血肉联系,在抗震救灾中迸发出强大的力量。

  水珠汇入大海,力量就会无限;各民族紧密团结,就能勇往直前————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一再证明的真理。

  从废墟里刨出农具,在春雨中播种希望,店铺陆续开张,商贸逐渐流通……写在灾区人民脸上自强不息的神情,是中华民族愈挫愈勇、百折不挠的精神传承,昭示着生生不息的强大力量 

  “我不小了,我有力气,我能给家里挣钱。”13岁的藏族男孩美朗松保在记者面前尽力挺直身板。

  地震中,美朗松保所在的玉树县上拉秀乡加吉娘村化为废墟,爸爸和哥哥受了重伤,妈妈要长时间留在医院里照料他们。

  玉树,这个全国著名的“虫草之乡”,即将到虫草采挖季节,这让美朗松保充满了期待。在今年的“虫草假期”里,他要带着弟弟妹妹、跟着叔叔去挖虫草。“我们不能仅靠救济来生活”。

  坚强,写在这名少年的脸上,更印在灾区群众的心里。

  地震发生时,24岁的罗松措西正在山上放牛,幸免于难,但丈夫腰部受了重伤,被送往山下接受治疗。如今,罗松措西依旧在山上带孩子、放牛,只是让家里的年轻人间或下山领一些救助物资。罗松措西说:“有牛,就能卖牛粪、挤牛奶,一年可以赚两千块钱。”

  震后一个月,尽管大地依然疮痍,但帐篷里、街道上、村落中,那一张张或稚嫩、或年轻、或沧桑的面孔上,悲伤渐远;自强和希望重新在人们心里升腾。

  “能刨一点是一点,能做多少是多少。”扎西大同村66岁老人白玛多杰家的房子在地震中全部倒塌。在帐篷里安顿下来后,他们从废墟下刨出了还没有损坏的自行车、碗筷、青稞、柜子、农具……白玛多杰谋划着重建家园:“马上要把青稞种上;儿子们还年轻,可以去挖虫草,家里不用担心,我守着……”

  在废墟里刨出农具,在春雨中播种希望。经历地震磨难的玉树人开始了新的劳作。

  结古镇红卫村绿色食品蔬菜基地没有倒塌的温室大棚里,青青的油菜长势正旺。蔬菜经营户朱双连一边清理废墟,一边告诉记者,如果能够尽快把其他倒塌的大棚重建起来,损失会补回来一些。

  朱双连的希望即将变成现实。目前,青海省农牧厅正从大通、湟中、乐都等县抽调农业科技骨干赶赴灾区,对结古镇及周边地区近2000个损毁倒塌的大棚进行重建指导。

  青稞、豌豆、洋芋的种子也正源源不断地运到灾区。5月中旬,玉树州的大田作物将播种完毕。

  “能开工的企业都开了,能开张的商店也都开了。”玉树州经贸委主任索南多杰说。走在结古镇临街的道路上,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帐篷营业点人来人往。“帐篷超市”“帐篷饭店”“帐篷理发店”随处可见。人们开始挑选自己喜欢的礼帽,小孩子开始购买自己喜欢吃的糖果……震后一个月的灾区正在显现它特有的生机和活力。

  “国家帮一把,老百姓自己努力一把,用不了三五年,玉树一定会更好!”71岁的藏族音乐人代尕劫后余生,饱经沧桑的面庞上透着坚定与自信。

  自力更生、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愈挫愈勇、百折不挠的精神传承这种生生不息的力量,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断的根、不灭的魂!

  启示提升认识,认识推动实践。重建一个美好的新玉树,答卷刚刚开始书写,困难和挑战依然严峻。秉持科学发展的理念,玉树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5月4日,震后20天。静静流淌的扎曲河边,一场简朴而热烈的奠基仪式在这里举行,在地震中几乎夷为平地的结古镇禅古、甘达两村试点重建,玉树灾后重建的序幕由此拉开。

  新家园的蓝图吸引了上万群众前来观看,也让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这块青藏高原腹地:中国将怎样在大地震的废墟上重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新玉树?

  与气壮山河的高原大救援相比,玉树的重建之路无疑更为漫长,挑战更加严峻。

  ————这里,居住着15个民族的20多万群众,民族习俗和文化积淀极为丰厚。灾后重建,该怎样更好地体现民族特色和地域风貌?

  ————这里,地广人稀,长期延续传统的农牧业生产生活方式。灾后重建,该怎样做到既尊重当地群众习惯,又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

  ————这里,地处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是对生态最敏感的一块“皮肤”。此次仅大地震造成的废墟就达400多万立方米。灾后重建,该怎样做到既着眼于发展,又更有力地促进生态保护、稳定生态循环?

  ————这里,高原高寒,每年适合大规模施工的时间只有4个月左右,建材物资运输难度极大。灾后重建,该怎样做到加快建设,让灾区群众早日过上美好生活?

  ……

  一个个世界性难题,犹如一道道艰难的考题,在抗震救灾一个月的节点上,摆在人们面前。

  仿佛是一种巧合。5月12日,玉树震后28天,正是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两年前,大地震在1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撕扯出满目疮痍;两年后,人们看到的是富有现代气息、川西特色的重建民居,漂亮坚固的学校、医院,便捷宽敞的道路,转型升级的产业……一个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新区在昔日的废墟上崛起。

  短短两年,中国交出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合格答卷。

  启示提升认识,认识推动实践。从中央到青海省各级政府,关于恢复重建的谋划早已启动。

  ———4月19日,震后第5天,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七次会议决定成立灾后恢复重建组,研究制订灾后恢复重建方案。

  ————5月6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十三次会议明确提出,灾后重建必须体现“四个结合”原则:与加强三江源保护相结合、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与扶贫开发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与体现民族特色和地域地貌相结合。

  ————5月9日,青海省委书记强卫率团专程赴四川考察学习,汲取汶川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先进做法和宝贵经验。

  ————5月11日,青海省在震区设立灾后恢复重建现场指挥部。清墟协调、过渡安置、规划实施、资金管理等15个工作组全部就位。

  ……

  科学谋划,凝集民智————一条条关系生态、文化、经济恢复重建的建议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

  ————应尽快开展生态承载力评估,建立严谨的生态环境评估和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统筹实施重建。

  ————应充分考虑玉树传统能源缺乏但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的现实,使太阳能采集使用与建筑一体化,达到经济、适用和生态保护的多重目的。

  ————建议将三江源生态移民与地震灾区牧民新村建设相结合,统一规划、集中建设。

  ————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使灾后重建成为玉树建设新农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契机。

  ……

  目标,在科学的论证和谋划中逐渐形成———

  3年完成玉树恢复重建主要任务,5年后把玉树州府建成高原生态型商贸旅游城市、三江源地区中心城市和青藏高原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地区。

  这是一幅令人神往的蓝图。她的实现,将是推动古老的青藏高原迈入跨越式发展的崭新传奇。

  这是一个催人奋进的目标。她的完成,将是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史上书写的又一壮丽诗篇。

  震后一个月,玉树迎来新的清晨。

  当第一缕阳光穿越圣洁的雪山,当巴曲河潺潺的水声打破清晨的宁静,火炉前,牛粪饼已燃起袅袅炊烟;帐篷里,酥油茶已飘出浓浓奶香。康巴汉子赶着牦牛,踏上了泛起初绿的大地。虔诚的阿妈转动经筒,为遭受苦难和帮助他们走出苦难的人们祈福。

  这个充满生机的清晨,向世界昭示———

  地震,震不垮人们的希望。

  灾难,挡不住奋进的力量。

  (执笔:党 周 陈二厚 肖 林 李自良 何宗渝;参与采写:王宏伟 马千里 顾 玲 吕雪莉 陈国洲 何 伟 王雁霖 吴光于 马 勇 王大千 文贻伟)        (新华社青海玉树5月13日电)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