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5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创新高起点
———冀中能源集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纪实之二
本报记者 雷汉发 通讯员 杨佑田 李双甫

○ 建立产学研联合开发机制

○ 积极推进五大科技创新工程

○ 年度销售收入6%用于技术创新

  2009年9月,年度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在北京揭晓,在全部24项一等奖中,冀中能源集团独得6项。冀中能源集团副董事长刘建功说,“科技创新对企业来说,等于人体需要粮食和水分一样重要。”就是通过这个理念的灌输,冀中能源组建了由18个专业方向、300多人组成的内部专家库和由12个专业方向、40多人组成的外部专家库,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开发的机制,并投入大量资金开展科技创新,仅在2009年就完成各种创新项目600余项,其中36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贴近实际 创新思路

  冀中能源集团在制定2009年企业发展规划时,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能源需求量下降等影响进行了精准计算,认为该年度企业减利将达到30亿元。面对这一局面,集团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消化减利因素的思路。他们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了科技资源整合、重点项目攻关、低碳运行生态矿井建设、建筑物下充填采煤及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推广等五大科技创新工程。

  于是,矿井回风源热泵化害为利技术研发成功了,冀中能源东庞矿通过对矿井回风的热源综合利用,仅一个矿井一个采暖季节就可节约燃煤和运行费用220多万元,减排二氧化碳5000多吨;高浓度矿井瓦斯抽采发电技术研发成功了,高浓度瓦斯摇身一变成为“能源新秀”,除了发电,年创利润近千万元,还减排二氧化碳45万吨;矸石和粉煤灰井下充填开采技术研发成功了,仅2009年,用充填方式从永久煤柱中采出优质煤31万吨,获利近2亿元,减少二氧化碳等废气排放36000吨;矿井水高效处理技术研发成功了,地面打孔、回灌保水层等措施,使井下水得以循环复用,得到开发和循环利用的矿井水,年创效益逾1.6亿元。 

  实用的技术创新使普通矿井效益得到大幅提升。冀中能源章村矿矿长吴红林介绍,章村矿由于可采储量减少,加上技术落后,曾连续18年处于亏损状态。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章村矿实现了下组煤带压奥灰水防治技术和高应力软弱碎胀复合型围岩巷道控制技术两项创新,解放了矿井下组煤348.57万吨,圈出可采煤量1500万吨。现在,章村矿实现了机械化综采工作面生产,比实施创新改造之前月增产31092吨,增幅为239%;年生产原煤由90万吨增长到126万吨,企业年利润达千万元以上,职工人均收入翻了近3番。

贴近市场 创新产品

  冀中能源邯矿集团董事长刘尚林举了一个例子。2008年煤炭产品价格至少下降10%以上,而邯矿集团煤炭平均售价达每吨483.61元,价格不但没有下滑,每吨还提高31.28元,也高出全国无烟煤平均售价。“是精煤战略发挥了效益。”刘尚林说。

  从2008年开始,邯矿集团通过与中国矿大合作,开发出了列入国家“863”计划的“难沉降煤泥水的矿物————硬度法绿色澄清技术及高效循环利用”项目,最终实现了由洗水闭路循环到清水选煤的跨越,既提高了煤炭质量,又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难沉降煤泥水引发的系列生产问题。通过这项新技术的整体推广,冀中能源一年半时间生产洗精煤2500万吨,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37%。

  在冀中能源金牛玻纤公司,总经理赫孟合告诉记者,公司近年来坚持贴近市场创新,利用涵盖26个省区300多个用户的国内营销网络广泛收集生产信息开展产品创新,于2009年12月完成了二期窑炉玻璃配方转换,开发出环氧纱、电绝缘纱、电抗器纱、编织纱等多种技术含量高的品种,使公司生产产品达到9大类、百个以上品种,产品40%以上远销西欧、北美、中东等地区,企业保持了年18%左右的增长率和30%左右的毛利率。

瞄准未来 创新技术

  “科技创新只有高起点,高标准,才能带来高效益,高回报。”这同样是冀中能源管理者的共识。董事长王社平说,公司在“十二五”期间每年至少拿出年度销售收入6%的资金用于技术创新,无论是煤炭机械生产板块,还是生物制药生产板块都要瞄准世界前沿技术。

  冀中能源通过大力推行机械化、自动化、集约化、数字化“四化”开采,使煤炭开采下井人数减少8到9成。这当中,冀中能源不仅大规模采用国内外现代化综采设备,还自己发明了智能型恒功率自动成形截割与定位控制掘进机。该项目是冀中能源石煤机公司担负的国家“863”计划重点科研项目,他们经过3年探索,终于获得成功。这一装备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截割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还极大地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掘进生产安全系数。

  在生物制药领域,冀中能源华药集团坚持通过技改扩能做大一批、精深加工延伸一批、成果转化投放一批、兼并重组扩张一批、新品研发储备一批的做法,在夯实企业技术基础的同时,利用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平台,向国际现代医药科技前沿发起了冲击。目前,华药集团已先后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研发机构开展了合作。

  通过国际合作,华药集团在创新药物研发相关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今年初,公司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