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5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城乡面貌加快改善 
江苏苏州城乡一体化建设成效显著
记者李佳霖

  本报讯 记者李佳霖报道:2009年,江苏省苏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987元,同比增长10.2%。苏州市农民人均收入已连续7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农民财产投资性收入比重提高到33.2%,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近年来,苏州市注重加快新型工业化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促进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相结合,推动生产方式转变与生活方式转变相结合,积极创新社会保障制度、投融资制度等,初步走出了一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

  城乡发展空间全面拓展。苏州市积极推进“三个集中”,引导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全市规划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目前,该市2.1万个自然村已规划调整为2517个新型社区,75%的农村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56%的承包耕地实现规模经营,33%的农户迁入新型社区集中居住。

  富民强村活力明显增强。苏州市农村集体总资产已超过700亿元,村级集体总资产达330亿元。该市创造性地推进“三大合作”改革,大力发展以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使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目前,该市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累计已发展到2821家,持股农户占90%以上,已基本实现了“家家有资本、户户成股东、村村有物业、年年有分红”。   

  现代农业实现跨越发展。苏州市积极发展高水平的规模农业、高产出的设施农业、高效益的生态农业,着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通过合作社和种养大户集中有限的耕地,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目前,该市已形成优质粮油、特色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业等“四个百万亩”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已建成14个万亩以上、78个千亩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累计建设高效农业170万亩,设施农业31.9万亩,高效农业面积占种养面积比重达到48%。

  城乡环境面貌加快改善。苏州市围绕建设“最佳宜居城市”目标,按照现代社区型、集中居住型、整治改造型、生态环保型、古村保护型五种模式,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近200亿元,建立459个市级示范村,19个省级示范村。全市新建扩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013个,覆盖率达88%。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启动建设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组建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建设规划。仅去年,全市各级投入农村绿化资金36亿元,新增林地绿地12.2万亩,陆地森林覆盖率达22%,建成太湖、尚湖、莲花池、葫芦岛等一批生态绿(湿)地,植树造林成效尤为明显。

  “当前,苏州已进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全面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将率先形成城乡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的新格局。”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告诉记者。

  为此,苏州将推进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实施“万顷良田”工程,加快建设百万亩现代农业规模化示范区,注重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到2012年,高效农业面积占种养面积比重达60%,其中亩均效益达到5000元的占三分之一以上,基本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