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气象经济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0年4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访谈
今春北方持续低温 加强管理可减少损失
本报记者 陈 郁

  4月中旬,我国华北出现了低温霜冻天气,东北、西北气温回升缓慢,新疆、内蒙古等地遭受寒潮冰雪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困难。

  这次春季出现的低温天气是否属于“倒春寒”?低温霜冻灾害给相关地区的春播春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记者采访了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主任毛留喜。

  记者:4月中旬出现的低温霜冻天气现象是否属于“倒春寒”现象?

  毛留喜:“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简单说就是在春季天气回暖的过程中,因冷空气入侵,使气温明显降低,对农作物造成危害,这种“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气称为“倒春寒”,这其中一个重要条件是“前春暖”。今春受低温影响较重的地区前春气温持续低迷,入春晚,升温速度缓慢,不具备产生“倒春寒”的条件。所以说,今年我国春季的天气特点是“正春寒”,而不是“倒春寒”,也不大可能出现大范围的“倒春寒”。

  “倒春寒”是一种农业气象灾害。例如,冬小麦属于越冬作物,在前春较暖的情况下,随着气温回升,会迅速返青、拔节、孕穗等,而冬小麦一旦进入拔节、抽穗等生育期后,抗冻能力便下降,这个时候如果出现“倒春寒”,将对农作物产生很大危害。

  记者:正确辨识“倒春寒”现象有何意义?

  毛留喜:用“倒春寒”一词来形容此次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霜冻天气并不科学,不能片面地认为在春季出现气温降低,便是“倒春寒”。防御“倒春寒”和防御低温霜冻并不完全一样,发生“倒春寒”主要危害拔节、孕穗和抽穗阶段的冬小麦,开花、结荚阶段的油菜。而今年北方等地的前春情况是,持续低温使得冬小麦的发育期比正常情况晚了7天至20天,相当于大约晚了一个发育期左右,农作物是因持续低温的影响而发育期延迟,与“倒春寒”的影响不同,因此,对低温霜冻造成的危害应提供的服务和采取的防范措施也应有所不同。

  记者:这次低温霜冻给相关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什么影响?

  毛留喜:大范围低温霜冻天气,使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山西南部等地已拔节孕穗的部分冬小麦遭受冻害,这些地区及华北西南部、江汉等地的经济林果花蕊、幼果以及露地蔬菜遭受较重冻害。持续的低温,使东北地区春播适播期较常年推迟了7天至15天,内蒙古中东部牧草返青较常年偏晚5天至15天。低温寒潮天气,还使长江中下游大部地区部分长势偏弱的油菜、冬小麦遭受冻害,江苏南部部分冬小麦幼穗冻伤、冻死,油菜出现花蕾脱落、薹茎开裂弯曲等现象。江南4月上旬以来多雨寡照,10日至15日出现了4天至5天日平均气温小于12℃的低温过程,造成江西、浙江等部分早稻烂种烂秧。

  但是,农作物本身对外界环境就有一个自适应过程,除非遭受洪水、冰雹、严重倒伏和重度干热风等致命性的灾害,对于低温霜冻这样的灾害,只要后期加强管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生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