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东乡自治县赵家乡甘土沟村,是个贫瘠干旱的山沟。但这里却有一个像花一样美丽的东乡族名字————马兰。7年来,这个名字跟甘土沟孩子的教育一直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教师马兰,甘土沟的孩子从没学上到有了露天课堂,然后从露天课堂搬进了简陋的土房教室,如今,孩子们又有了三间宽敞明亮的教室和小操场。
1993年,高中毕业的马兰到赵家乡赵家小学当了一名教师,实现了自己当教师的愿望。但回到自己家所在的甘土沟村时,马兰就会陷入深深的苦恼和沉思。因为甘土沟村方圆十里几乎没有像样的学校,村里的孩子要上学,就得翻山爬坡到十几里地以外的赵家小学。
2003年,为了方便适龄生就近入学,东乡在全县无校村成立了56个教学点,甘土沟村教学点是其中之一。马兰义无反顾地从乡上的赵家小学来到这个教学点任教。
第一次来到甘土沟的教学点时,马兰看到的场景至今让她记忆犹新。“只有一小块露天场地和60个学生。除此之外啥都没有,连桌椅板凳、黑板都没有。”马兰对记者说。为了尽快开始给学生上课,马兰把自己家里的门板拿来当黑板,把自己家的桌子板凳拿来让学生坐着听课。
马兰在村教学点授课了近一年时间,学校还是处于风吹日晒的露天状态。当她得知乡上村上仍然没有钱投资建校舍后,说服家人捐出自家承包的1.6亩地当操场,并自掏腰包在上面盖校舍。
让马兰没想到的是,捐出土地后,大笔的花销接踵而至。由于她的这1.6亩地分为两块,中间有将近4米的落差,将地平整之后才可以作为操场并修建校舍。而平整土地的花费,远远超出了马兰家的经济能力。“我们找来了推土机整地,一个小时要80元,总共的费用达到2万元。最后只好跟平整土地的工人商量,分期付款。”马兰说。
在这之后,马兰又集全家所有的财力,买来了木材,发动家人动手修建了4间简陋的教室。
在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出台前,当地大部分村民生活条件困难,无力承担学生的课本费、学杂费等,因此学校的入学率还是很低;甘土沟村民居住分散,最远的学生上学还得走七八里山路……这一个个困难牵动着马兰的心。
为了解决这些困难,马兰把自己每月微薄的164元工资,毫不吝惜地用在了自己的学生身上。她掏钱购买课本、作业本、文具等并及时送到贫困生的手里。
由于甘土沟村是纯东乡族村,这里大部分的小孩只会说东乡话,不会说汉语。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马兰在课堂上坚持“双语教学”,先说一句东乡话,再翻译成汉语。如今三年级以上的小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汉语。
从教16年多来,马兰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被评为“东乡县优秀教师”和“东乡县骨干教师”,荣获第八届甘肃省“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文/新华社记者 高健钧
(据新华社兰州4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