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跨国企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4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约翰迪尔:为农业生产添动力
本报记者 陈 颐

  七台个头不一的约翰迪尔牌拖拉机列队成行,静候在刚刚启用的产品检测中心大厅内,等待接受出厂前的最后“体检”。约翰迪尔中国公司总裁卢克·盖斯塔克伯先生告诉记者:“这里负责对各种零部件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整机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我们希望通过向客户提供技术领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及差异化的服务,更好满足中国客户需要,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在盖斯塔克伯总裁的引导下,记者参观了液压测试、传动系统测试等车间,先进的设备和现代化的检测手段,确保了公司产品的高质量。

  对于众多农机用户来说,约翰迪尔拖拉机很有名气。这个世界最大的农用设备制造商1837年诞生于美国中部,从生产犁耙起步,逐步向大型农机领域拓展。如今公司在28个国家设有100多个工厂和市场销售机构,产品包括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摘棉机、甘蔗收割机、喷药机、青贮机械等,还有土壤维护机械和精密农业灌溉设备等。

  农业机械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基础。记者当年在美国采访时得知,占全美人口2%的农民生产的粮食,不仅可供全国所需,还有大量出口,离开农业机械化显然是难以做到的。成立170年来,约翰迪尔的产品为美国农业增产做出了贡献。上世纪70年代,约翰迪尔也与中国有了接触。盖斯塔克伯总裁介绍说,时任约翰迪尔主席的比尔休依特是中美关系改善后首批来到中国的美国商人,1978年,约翰迪尔向黑龙江示范农场友谊农场提供了拖拉机和收割机;上世纪80年代,公司又向中国转让了联合收割机和拖拉机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并提供了价值几百万美元的农场设备。

  1997年,在进入中国市场近20年后,约翰迪尔与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建立了合资企业约翰迪尔佳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各种类型的联合收割机,2004年,这家企业成为约翰迪尔的全资子公司。2000年,约翰迪尔与天津拖拉机公司合资成立了约翰迪尔天拖有限公司(JDT),生产60马力至120马力的拖拉机。目前约翰迪尔在华已有五家合资和独资工厂,员工达到5000多人。为支持中国业务的不断增长,2000年约翰迪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

  好拖拉机的标准是什么?麦尔斯先生对此有着切身体会。这位约翰迪尔拖拉机工程的全球总监,曾是一名拖拉机手。他告诉记者,客户对农机的总体要求是耕得深,耙得平,播得准,收得净,因此我们生产的不只是单独的拖拉机,还包括用田间作业全套农业机械。各个国家的不同农作物和不同土壤,对于农业机械设备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对于农机公司来说,只有深入了解当地需求,才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提高田间生产效率。麦尔斯先生介绍说,约翰迪尔佳木斯工厂去年5月推出的6488自走式玉米收割机,就是由中美工程师携手研发制造的,这一产品运用了美国技术,同时考虑到中国玉米种植的特点,因而具有很高的生产效率。为满足客户对大型拖拉机的需求,约翰迪尔正计划在华生产139马力和159马力的拖拉机。

  一台约翰迪尔的拖拉机,售价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人民币不等,农民对此能承受吗?盖斯塔克伯总裁告诉记者,2009年约翰迪尔在中国共销售拖拉机1.5万台,在过去5年中销售额增长了3倍。他认为,公司业务之所以出现快速增长,一是中国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有了购买大型农机的能力;二是中国政府连续多年对农民购买农机进行补贴,有力拉动了市场需求。约翰迪尔中国公司销售与市场营销总监刘镜辉说,中国农机使用逐步走向社会化也是重要因素。如今购买大型拖拉机的大多是农机专业户,他认识的天津武清区的一个农机大户,近几年添置了十几台拖拉机,包括约翰迪尔公司的产品。每到农忙时节,农机早早就被农户预订了。

  农业机械设备大多在露天作业,工作条件比较差,一旦机器出了毛病趴在地里,耽误了农时就会造成很大损失。因此,及时向用户提供零部件配送服务也是约翰迪尔的重要职责。2010年2月,约翰迪尔在天津建立中国产品检测中心的同时,还成立了零件物流中心。盖斯塔克伯总裁介绍说:“天津零件物流中心是约翰迪尔配送网络的中枢,连通佳木斯、乌鲁木齐和宁波的仓库。今后客户和经销商需要的零部件,将实现24小时‘门对门’直达配送,从而缩短机器的停工期,提高生产力并帮助客户控制成本。这表明了约翰迪尔为客户服务的一贯承诺。”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