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4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现代出版业发展之路
———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从数字出版到新的商业模式探索、从发展方式转变到产业转型,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转企改制后大力推进自主创新,通过科技与文化的紧密结合,全方位探索一条现代出版业的发展之路。

  不久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主导开发的“辞海悦读器”一经推出,立即引起广大读者浓厚兴趣,这是全球第一款由传统出版企业自主研发和设计的电子阅读器。

  早在十年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就已经开始谋划和布局数字出版工作,在重视做好数字资源库建设、数字编撰平台搭建等工作的基础上,集中各种资源和力量,着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产品,建立相应的商业模式,培育新的出版业态,提升出版产业结构。

  经过一年多的开发和改良,“辞海悦读器”克服了普通电子阅读器不能自动排版,表格、图片无法自动适应屏幕等不足,研发出领先国际数字排版的辞海格式标准,构建了全球领先的中文数字转档平台。

  在内容上,“辞海悦读器”完整内置了《辞海》(第六版),读者通过辞海搜索引擎,就可以轻松体验查找《辞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还计划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近百种双语工具书、专科工具书陆续置入“辞海悦读器”,并将随机预装《中华文化通志》、10种世博图书,以及200种精品力作。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还搭建了“辞海天下”网站,依靠世纪出版集团及海内外众多新闻出版机构的优质图书和报刊资源,采用国际先进的“云端运算技术”服务平台,让广大读者可以随时通过WIFI功能,对网上书报刊在线阅读和无线下载。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说:“‘辞海悦读器’的推出,标志着传统出版企业在数字出版领域开拓了一种新的付费下载商业模式。”

  目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定位是:以内容创新和提供为根本,主导和整合数字出版产业链,打通内容提供者、技术开发企业、制造企业、销售企业等上、中、下游各个关键环节,努力探索一条集文化性、技术性、商业性于一体的数字出版创新之路,努力成为“中国电纸书的领道者”。

  走进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青浦物流中心,犹如走进了一个巨大的图书自动化生产工厂。新书区、流利架区、缓动品区定位分明,可容纳图书近10万个品种,年吞吐规模达到100亿码洋。仅作业区域的流水线总长就超过2公里,将分、拣、进、出等工作连成一体,大大提高了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

  为改变传统出版的粗放发展格局,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经过数年的调整,已在全国率先形成了“产品线建设”的出版产业链,先后推出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工具书、古籍出版、大众出版、专业出版等六条图书出版生产线,同时在期刊出版的时尚、财经、教育三个领域推出了期刊生产线。

  此外,对集团所属各出版社除中小学教材外的发行集中管理运作,建立分级分类的图书销售网络,依托网站,建立网上征订、发货、添货的B2B电子商务处理系统,大大提高了发行工作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努力在出版生产服务领域打造全国性的“订单中心”、充分挖掘出版业各个环节的增值潜力,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今年的工作重点。为此,集团启动按需印刷业务、开展原版图书的引进和销售工作、推动动漫作品和形象授权,同时围绕《理财周刊》的品牌,拓展理财方面的衍生产品,形成完整的产品经营价值链。

  今年是“十一五”出版规划的收官之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推出的各类优秀出版物正陆续面世。围绕深入学习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出版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的读物。在“三农”图书方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也形成了自己特色。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的原创著作也将陆续出版。

  围绕世博会的召开,百种世博图书出版计划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如世博地图、世博看点、场馆介绍、各语种世博信息读物等。世博重点图书《上海百科全书》也将在世博会召开之前出版。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说,“在信息化时代,文化产业产品的创新不少是先从技术创新开始。但随着技术相对成熟,内容创新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文/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据新华社上海4月9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