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企业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4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沈阳铁路局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运力保障
文/本报记者 李 巍

  2009年,沈阳铁路局37个战略装车点的货物发送量占货物发送总量的46%,为超额完成全年计划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2009年,作为东北铁路枢纽的沈阳铁路局,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逆势前行,全局运输指标全面刷新,货物发送量完成33882万吨,同比增加1516万吨,增长4.7%,日均装车完成15279车,同比增加586车,全年货物发送量再创历史新高。

  业内人士认为,沈阳铁路局在全局管内建成的100个煤炭、粮食、石油、钢铁等重点物资战略装车点,是其取得业绩的直接原因。沈阳铁路局局长王占柱表示:“要贴紧靠实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所想,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所难,大力推进战略装车点建设。”

  据了解,沈阳铁路局在辽宁、吉林、内蒙古和黑龙江、河北等省份选出以保煤炭、粮食、石油、钢铁等重点物资运输的100个战略装车点,在广袤的大地上,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战略装车点建设攻坚战。

  通辽到霍林河的“通霍线”是沈阳局推进战略装车点建设的重中之重。原有的“通霍线”是一条单线乙级铁路,1987年投入运营,设计年运力只有600万吨,而每年霍林河煤矿实际需要外运的煤炭则有数千万吨。运力与运量之间的矛盾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2006年“通霍线”进行第一次扩能改造,建设4个战略装车点,使货物发送量较上年增加800多万吨。

  2007年“通霍线”实施第二次扩能改造,建设了珠斯花、通辽北两个万吨战略装车点,此次扩能改造,使“通霍线”年运量达到3500万吨。

  2008年“通霍线”实施第三次扩能改造,又建设了4个战略装车点。2008年运量达到5200万吨,比上年提高了1700万吨。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都根据自身条件推出了各自的发展战略。沈阳铁路局随之跟进加以配合。长春东、吉林西内陆港具备港口除装卸船以外的所有功能,使内陆企业能在陆港办结通关手续,集装箱班列由长春东、吉林西直通大连、营口等港口;从霍林河600万吨煤炭战略装车点开出的4组2万吨“煤龙”专列可以直接开进锦州港,实现了“霍煤入海”。 

  为更加直接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强力支持辽宁省临港产业和沿海经济发展,沈阳铁路局相继建成37个战略装车点,使运输实现了“点对点”服务。由营口、大连等港口装满进口矿粉的列车,可以一站直达鞍钢、本钢等重点企业,卸车后,再装满成品钢材开往港口;从沈阳南、沈阳西双机牵引的60辆5000吨空车直达靖宇矿泉水战略装车点,转头、待装后又直接开往沈阳西工业走廊。

  中海北方物流有限公司是辽宁省大连市的一家中型物流企业。正是看中了这条“黄金运输线”,他们先后在沈阳、吉林、长春、通辽等铁路集装箱战略装车点设立了办事处,成为内陆港的重要客户。中海北方物流有限公司驻吉林办事处负责人段险峰介绍说,建设战略装车点之前,吉林西站铁路货运场地仅5000平方米,装卸设备落后,每上一次箱要几个小时,发的货装不上去,到的货卸不下来。铁路集装箱战略装车点建成后,战略装车点货场面积达到了96000平方米,每上一次箱只要十几分钟,充分保证了货物运输需求,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