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姓纪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3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剧装:
针线图画皆文蕴 襟袖靴帽乃戏情
本报记者 张 忱 栾笑语
一名工人正在进行剧装裁剪。
  工人按照绘制好的图案在硫酸纸上“扎样”。
  面对完成了刺绣工序的精美剧装,外国游客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
  参观完剧装制作过程,游客还可以体验一把制作微缩民族服装的乐趣。

  不管是雍容华贵的宫装,还是素淡净雅的褶子,每一套剧装都像是一本用感性和诗意写就的书,针线为笔,布料为纸,向人们讲述的是中国几千年灿烂的文化和戏剧中缠绵美丽的故事。2006年,剧装戏具制作技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剧装,梨园术语称“行头”,也就是京剧(包括各种戏曲)演员在舞台上穿的服装,俗称“戏衣”。剧装是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艺术门类。

  戏曲界有句行话,叫做“宁穿破,不穿错”。剧装是塑造舞台人物的一种重要手段,性别、年龄、身份、尊卑不同的角色穿什么衣服、戴什么帽子,都有着明确而严格的规定。比如,戏中的主要人物要穿红、绿、黑、白、黄等颜色的服装,次要人物要穿紫、蓝、粉等颜色的服装;正派憨厚、忠贞善良的角色要穿方正厚重的剧装,滑稽可笑或阴险奸诈的角色要穿尖圆小薄的剧装。剧装的特殊搭配与穿着方式还可以用来交代某些戏剧情节和人物情感,比如,《野猪林》中林冲斜披罪衣,显示林冲作为犯人长途跋涉,《华容道》中的曹将单用靠腿,就刻画出了曹军败退时丢盔弃甲的狼狈。

  剧装大致可以分为戏衣、盔头、靴鞋等。戏衣基本上沿用的是明代服装的样式,并吸收了清代服装的特点。其中最常见的有蟒袍、大靠、开氅等。盔头包括软帽和硬帽。软帽又称巾子,能折叠,硬帽即“盔”,多以硬纸板为胎,外罩漆,再以掐丝、点翠等技法装饰。靴鞋,有厚底靴、薄底靴、夫子履等不同的类型。

在剧装魅力中陶醉

  这就是中国国粹的魅力!无论什么时候,总是最吸引人、最令人赞叹的

  在北京剧装厂的车间里,一群瑞典游客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桌上的一件东方华服。这是一件粉色团龙戏衣,它缀满了手工刺绣的图饰,精美华丽,富有东方韵味。北京剧装厂办公室主任孙晓华在一旁抑扬顿挫地为游客们介绍着剧装制作的历史。这场景,说者充满自豪,听者全神贯注。

  孙晓华一边介绍,一边小心翼翼地把戏衣拎起来,好让游客们看得更真切,马上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就是中国国粹的魅力!”孙晓华骄傲地说,“无论什么时候,总是最吸引人、最令人赞叹的!”

  剧装的魅力还体现在导游兼翻译克里斯汀的名片上。一套漂亮的微缩民族服装的图片占据了名片的大部分,图片下面是她为自己起的中国名字:安婷生。安婷生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我带团来北京剧装厂参观已经许多年了,客人们都对这种包含中国文化元素的服装很感兴趣。”安婷生笑着说,“当年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就被剧装迷住了,剧装不但漂亮,而且一针一线、一图一色都包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为了了解这些,我还专门留在厂里学习了一段时间呢。”

  和安婷生一样,安德森女士也被这种精巧的手艺所吸引,这会儿,她正小心地握着“扎样笔”,按着画好的图样在硫酸纸上轻轻地刻划着。十几分钟后,纸上的一个个细小针孔连成了纷繁复杂的美妙花纹,一个戏衣图案的“扎样”工序就完成了。

  “现在,游客不仅可以自己动手体验制作剧装的技艺,还有机会亲手做一件微缩民族服装,当作纪念品带走。”孙晓华介绍说。“看,这就是我在这里亲手做的微缩民族服装!”安婷生指着自己的名片兴奋地说。

  其他游客则饶有兴致地在车间里观看制作剧装的整个过程。不同种类的剧装有不同的制作工艺。戏衣制作包括设计、扎样、刷粉、刺绣、绷片、裁剪等工艺,盔头制作要经过打袼褙、喷花纹、拼活、掐丝、贴金、点绸等工序,靴鞋制作工艺大致包括选料、打袼褙、剪裁、绣花等。车间里展示的每一种工艺都引来了外国游客的连声赞叹,就连废布筐里的边角余料也让他们爱不释手。

  孙晓华说,“接待旅游团来厂参观,不仅拓展了我们的业务,还可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剧装吸引更多的人。”

与大师交流中成长

  京剧大师们大都多才多艺,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经常对剧装提出自己的意见

  剧装不仅吸引了外国游客,还吸引了年轻时的孙颖。

  “三十多年前在剧场里我第一次看到戏衣,当时觉得那些衣服实在太漂亮了,比过年穿的花衣裳好看多了。”孙颖谈起第一次接触剧装的经历,依然难掩兴奋的神情。

  孙颖是北京剧装厂厂长,也是剧装制作技艺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从刚参加工作起,她就与剧装结下了不解之缘。

  孙颖的办公室就在北京剧装厂临街的门市部里,地方不大,简单地摆放着资料柜和办公桌。墙上挂着小领的青素褶子、绣着海水和太阳的官衣、大襟紫开氅,以及各式各样的盔头。一窗之隔的房间里摆着剧装柜台,门外,就是当年繁荣一时的“剧装一条街”————西草市街。

  1976年,18岁的孙颖在北京工艺美术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剧装厂设计室,师从众多剧装制作大师,其中就有当时与谢杏生并称“南谢北尹”的尹元贞。当时,张君秋、李世济等京剧大师都到厂里来订制剧装,“这些京剧大师都很重视剧装制作,他们觉得剧装是表演的一部分,必须能体现出自己流派的特点。每种流派的服装特点都不一样,梅派的华贵,尚派的刚劲,程派的婉转,这些都要在剧装的图案设计和整体剪裁中体现出来。”京剧大师们大都多才多艺,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经常对剧装提出自己的意见。“为他们画图样很少能够一次通过,都是一遍一遍地琢磨、修改。”通过为大师做剧装,不断与大师们交流,孙颖的制作技艺提升很快。“从这些大师和我的师傅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技艺,而且逐渐体会到了剧装制作的内涵。”孙颖说,“中国的京剧服装浓缩了一部工艺美术史。从云锦、缂丝到玉雕、骨刻、牙雕、花丝镶嵌,剧装中汇集了许许多多的传统工艺。剧装本身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是说剧装中所涵盖的工艺美术技艺传承了千百年,则毫不夸张。”

在失败挫折中创作

  制作剧装不仅仅是生产产品的过程,而且是艺术创造的过程

  和孙颖不同,北京剧装厂的副厂长石金栓出身于剧装制作世家,他的父亲就是一位行里的老师傅。  “第一样学的是裁剪,当时我看师傅裁得挺利落,以为不难,其实这是个复杂的活儿。一开始师傅不让我动剪子,让我先看半个月,然后再从最简单的开始学。”石金栓说。剧装中工艺最简单的就是彩裤。做彩裤要把布料先裁剪成两片,再合起来。可石金栓第一次裁剪彩裤的时候,却照着自己穿的西裤把布料剪成了4片。“师傅一看就气坏了,说‘一眼没看见,你怎么就下了剪子了?’后来我明白了,要‘紧尺子,慢剪子’,下剪子只能一次成功。要是剪坏了,就没办法补救了。不管是几万元还是十几万元的剧装,都靠这一剪子。”光是裁剪,石金栓就学了3年。那时候老师傅传授手艺都是口传心授,石金栓用心地把师傅的话记在一个笔记本上,一直到现在,这个笔记本还是新学员入门的捷径。“这一行,得干一辈子,学一辈子。”王金栓说,“以前传统剧用的剧装大多有固定的模式,现在的新编历史剧就不一样,像《同仁堂》、《宰相刘罗锅》,对剧装有很多新的要求,尤其要求剧装必须有时代感。我们的手艺也得跟上新戏的要求,从图案设计、面料选择,到裁剪制作都要重新创作。”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不管是脸谱、扮相还是唱腔、伴奏,都有浓厚的文化意味。剧装是深深植根于戏剧之中的,服装和演员、道具一起塑造了戏剧,演员脚上穿的,头上戴的,手里拿的,都是戏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剧装也就具有了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剧装的精髓就是文化。剧装制作的过程就是中国文化被一点一点地注入到剧装之中的过程。”王金栓向记者讲述了他从业几十年的体会,“制作剧装不仅仅是生产产品的过程,而且是艺术创造的过程。从事剧装制作的应该算是艺术工作者,我们有这种自豪感。”

在冷暖悲喜中热爱

  剧装是一幅绝美的画卷,从剧装里,我能看出一个又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看出大千世界

 

  如今的西草市街,散去了喧嚣和热闹,不见了大师的身影,留下的是近百年历史的沉淀和一段段冷暖悲喜的人生。除了孙颖和王金栓,做剧装生意的肖明礼也是一位西草市街历史的见证者。

  据《乐府杂录》载,早在隋唐时期,乐府剧《兰陵王入阵曲》中的兰陵王便戴着假面具,“衣紫,腰金,执鞭”。从清代开始,北京剧装业随着京剧的发展逐步繁盛,西草市街也逐渐汇聚了很多有名的剧装店,比如三顺戏衣庄、聚顺盔头铺、三义永戏装店等,形成了“剧装一条街”。一时间,李春、李书舫、李永平等剧装制作高手云集于此,他们为当时以四大名旦为代表的京剧大师们设计制作的剧装,至今仍堪称经典。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剧装业经历了公私合营,几家规模较大的店铺合并,成立了北京剧装厂。传统剧场逐渐变得冷清,西草市街也随之经历了一段低潮期。上世纪80年代后,传统戏剧开始复苏,西草市街上做剧装生意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肖明礼就是其中一个。

  “剧装对我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肖明礼说,“我第一次看到点翠头面的时候,简直觉得目眩神迷!在阳光底下,头面上的翠鸟毛就会闪闪发光;要是在舞台上,点翠头面更是五光十色。那种华贵高雅,你看见了,你也会爱上它的。”

  因为对剧装的热爱,肖明礼辞职在西草市街上开了现在这家三友剧装店。“当时我只有2000元存款,可光店铺房租一年就要1万元。刚开业的时候感觉压力挺大的,我都做好赔本的准备了,大不了就背1万元的债!结果正好赶上文艺活动兴旺,买剧装的人多了,第一年不但没赔,还挣了1万元!就这么干成了。后来,这街上的剧装店就越来越多。”

  肖明礼说,“剧装是一幅绝美的画卷,从剧装里,我能看出一个又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看出大千世界。对我来说,剧装就是摆在眼前的历史,和剧装打交道,是一种享受。一旦你喜欢上了它,就像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在改进开拓中传承

  剧装未来如何发展,如何令东方之美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是值得我们考虑的事情

  剧装制作工艺的传承如今正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市场狭小、资金不足、人员老化等。北京剧装厂也正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如上文提到的接待旅游团到厂里参观,就是剧装厂开发的新项目。

  在坚持传统剧装制作的同时,北京剧装厂开始根据演出和剧目的变化改进剧装制作工艺。比如他们为歌剧《图兰朵》制作的服装,就根据剧情的要求在设计上做了很多创新,创造出华丽炫目的舞台效果,为演出增色不少。

  除了戏剧和演出,北京剧装厂还为很多大型活动设计服装。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全国民族运动会,香港、澳门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所用的服装有很多都出自北京剧装厂。

  另外,北京剧装厂还将剧装制作技艺运用于文物保护工作中。近年来,他们为故宫博物院等单位复制了一大批刺绣类文物,其制作工艺水平得到了有关专家的高度认可。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剧装,喜爱剧装,北京剧装厂近年来作了很多努力。2008年,他们克服资金紧缺等困难,赶制了两套剧装精品,在奥运村中向世人展示。近一段时间,他们和北京旅游局合作开展了京剧一日游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到厂里参观剧装制作工艺。

  在国家的支持下,剧装厂最近招收了一批年轻员工,并采取各种措施留住老职工,让他们做好传帮带,使剧装制作技艺能够传承下去。

  “我们也要自己挖掘发展潜力。如果我们制作的产品仅仅是衣服,可能并不起眼。如果能把剧装中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突出剧装中的文化寓意,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另外,我们还要用现代技术来传承剧装技艺。这一面墙的柜子里,存放的都是历年来积攒的传统剧目服装图样,其中有很多都是当年的老师傅为梅兰芳和马连良这样的大师设计的。”孙颖向记者介绍说,“将来我们要把这些纸质的图样保存到电脑里,形成一个巨大的数据库,不但可以妥善地保存这些珍贵的遗产,而且也可以更好地使用它们。”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