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3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甘肃:让节能降耗“硬指标”成为“硬约束”
2009年万元GDP能耗降低5.2%

  本报讯 记者李琛奇报道:甘肃省把节能降耗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节能降耗为抓手,带动了“工业强省”、循环经济和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月22日,记者从甘肃省政府了解到,2009年,甘肃省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为5.2%,完成国家确定的年度计划目标。前4年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57%,累计完成“十一五”总任务的77.85%,全省14个市州全部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节能目标,14户国家重点节能企业均完成了省下达的计划目标任务,当年实现总节能量达到44.37万吨标准煤,累计实现节能量189.43万吨标准煤,完成了“十一五”节能总量的89.47%。 

  甘肃省是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省份,产业结构以石化、有色、钢铁、火电、建材等为主。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甘肃的经济和工业发展是非常艰难的一年,也给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的完成带来严峻挑战。为此,甘肃省启动了结构调整、重点企业、重点领域、公共机构等五大节能降耗攻坚行动,将攻坚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企业。同时,多层次、全方位的坚持和强化节能降耗工作责任制,通过与市州和重点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增加财政节能专项经费,奖励节能降耗先进市州和先进企业,使节能降耗工作责任的“硬指标”真正成为工作的“硬约束”,使节能降耗目标责任真正落到了实处。 

  淘汰落后产能是支撑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2009年,甘肃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淘汰涉及炼钢、炼铁、电解铝、水泥等9个行业、98户企业,共淘汰落后产能339.65万吨,关闭小火电12.27万千瓦,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年度计划,到2009年底,累计关停小火电达到75万千瓦,完成“十一五”国家下达75万千瓦的淘汰计划。严把铁合金、电石、焦化行业准入关,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要求的66户水泥、硅铁等高耗能企业,坚决不予发放生产许可证。同时,依靠技术改造、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组织实施十大节能工程62项,比上年增加15%。  

  工业能耗占到甘肃省总用能量的70%以上,节能降耗的重点集中在火力发电、钢铁、石化、有色冶金和水泥等行业,因此,甘肃省将14户国家重点耗能企业和164户年耗能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作为重点,严格管理,严格监督。  

  在抓好节能降耗的同时,甘肃省围绕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的战略定位,紧盯主要任务,突出发展重点,加快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建设,拉长产业链,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他们抓住国家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的契机,加快酒泉风电基地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加快全国最大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敦煌10兆瓦并网光伏电站建设。到2009年年底,酒泉市风电装机达到216万千瓦,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64亿元,河西地区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达到31万千瓦。新型行业的迅速崛起,使甘肃省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