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合肥将根据“环城—滨湖—临江”的城市发展方向,建设一个独具魅力的生态型、现代化的滨湖大城市。
“我们一定要紧紧把握这一历史性的战略机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谱写合肥建设与发展的新篇章,为安徽科学发展、加速崛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
芜湖与长三角城市地缘相近、文化相融,产业基础较好,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三大支柱产业。
“我们将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加快把芜湖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现代物流中心、宁汉之间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和滨江山水旅游城市。”
———芜湖市委书记陈树隆
马鞍山市是安徽省东向发展的重要门户,现已形成以钢铁为龙头,汽车、电力、化工、机械、建材、纺织、食品等多门类工业发展体系。
“马鞍山是皖江开发开放的‘龙头’,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排头兵’,多年来,在扩大对外开放、承接产业转移上一直走在全省前列。推进示范区建设,马鞍山重点是要抓好承接、产业、转移和示范这四个重要环节。”
———马鞍山市委书记郑为文
铜陵是国家东西交通大动脉和安徽南北交通大动脉的“十”字交会点。近年来,坚持“发展铜经济,弘扬铜文化”战略,铜经济得到强劲发展,铜文化得到大力发掘和弘扬。
“我们必须把铜陵的对接条件、互补潜力和比较优势等相关工作谋划透。能不能抓住并用好机遇,把蓝图变成现实,关键取决于主动作为、干在前面、抢先一步。”
———铜陵市委书记姚玉舟
安庆市是长江流入安徽的第一座城市,历史底蕴深厚,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资源丰富,空间广阔,并具有配套承接、互补发展的产业基础。
“根据示范区规划提出的总体要求和对安庆发展的战略定位,我们力求从全局的高度,全面把握规划的深刻内涵,进一步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切实把宏伟蓝图转化为操作细则。”
———安庆市委书记朱读稳
池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60%,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具有通江达海、承东启西、呼应南北的区位优势,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示范区建设,是一项需要全市上下倾心奋斗的伟大事业,人人都应该是‘责任人’,而不是‘局外人’;个个都应该是‘当事者’,而不是‘旁观者’。都应该脚踏实地、心无旁骛、认真负责地把份内事做好。”
———池州市委书记童怀伟
巢湖距南京、合肥车程均在1小时左右,作为南京都市圈和合肥经济圈的重要部分,既是安徽经济最活跃的中心地域,又是安徽东向发展的前沿城市。
“巢湖将以主场主角的姿态、先行先试的胆略、决战决胜的信心,举全市之力,行全新之策,抢大机遇,抓大承接,引大项目,在示范区建设上示范作为,在集中区建设上集中突破,加速巢湖崛起,形成皖中高地!”
———巢湖市委书记陈强
滁州正在纵深推进“工业强市、城镇化和东向发展”三大战略,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型产业园、与南京同城发展的城市新家园、吸引东部地区的魅力后花园。
“在战略上,我们要宽视野、高定位、大手笔地谋篇布局,把优势发挥出来。要在发挥优势中把握政策机遇,加快转型升级,跟上时代节拍。在战术上,核心是承接,主攻是招商,主打是园区。”
———滁州市委书记韩先聪
宣城市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变潜在优势为现实经济优势,连续多年保持经济高速高效增长,正向着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趋势发展。
“宣城是示范区‘两翼’之一。这几年我们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交通已经对接了,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强化软环境的对接。我市已连续六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这主要得益于长三角产业向宣城聚集。”
———宣城市委书记高登榜
六安是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基本形成了食品加工、铁矿冶金、机械制造、能源电力、服装轻纺、医药化工、建筑建材等重点产业。
“六安将在示范区建设中立足自我,做强自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后发优势、生态优势,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努力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六安市市长张韶春
(本报记者 白海星 文 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