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经济数据解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3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解读
推动工业迈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朱宏任

  2009年,为尽快扭转工业增速下滑局面,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通过落实扩大内需和稳定出口的各项政策措施,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进3G发展与两化融合等举措,工业经济运行实现生产增速止跌回升、效益状况逐月好转、吸纳就业明显增多的发展态势。

  工业经济运行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实现了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在2009年1至2月份,工业增速下滑到了近年来最低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回落到3.8%,从3月份以后,增速逐步回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

  产业调整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效。通过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钢铁、汽车、船舶、有色金属、石化、轻工、纺织、装备制造、电子等行业均呈现出生产增速回升、盈利状况好转的良好运行态势。

  企业竞争力得到提升。无论是从企业实现利润还是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以及中小企业就业人数上升来看,企业竞争力在积极适应国内外市场变化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工业品出口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扭转了大幅下滑的局面。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先后7次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完善了加工贸易政策。这些措施降低了企业的税负,支持了企业生产,稳定了出口的形势。

  当前,从总体看,工业回升向好的势头正在逐步巩固,但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工业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首先,经济运行虽然步入了一个快速回升的通道,但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从宏观层面看,当前经济回升还主要依靠投资的拉动和政策支撑,民间投资意愿不强,刺激国内消费和投资增长的政策效果可能减弱,同时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还比较脆弱。

  二是工业规模虽然不断壮大,但部分行业重复建设、产能过剩问题严重。部分产品滞销、价格下行、库存增加、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在多个方面有所体现。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产业布局不合理的矛盾仍然突出,淘汰落后产能压力较大。

  四是新兴产业虽然得到各方面的重视,但产业基础和支撑的条件仍然薄弱,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偏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

  五是企业经营状况虽然有所改善,但总体上仍然是粗放式的经营模式,这也是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外部制约因素,而且也要注意到企业内部也有尽快转型升级的需要。

  2010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将以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有序推动以下几方面的重点工作:

  第一,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第二,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着力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第三,采取综合性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第四,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五,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第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积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第七,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不断提高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

  总之,巩固回升向好的运行态势,推动工业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实现工业经济运行根本好转,要把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谋划、扎实工作,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