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3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注册茶叶商标 鼓了茶农荷包
本报记者 童 政  通讯员 韦夏妮

  “灵山的春茶最大的特点是上市时间早,每年的元宵节前就可以生产上市!”说这段话的劳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十佳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平南镇最早走上种茶致富道路的农村党员。

  来到由他牵头组建的平南桂灵茶厂,一眼就可以望见门口挂着写有“灵山县‘四个好’党群致富联合体”的牌匾。一进门,茶香四溢,地上晾满刚采下来的新鲜茶叶,再往里,装着茶叶的簸箕堆了一层又一层。不远处,几位村民正在包装干茶叶。“以前我们都是将茶青作为原材料,经过深加工制作成干茶,再由湖南、新疆、陕西那边知名度较高的茶叶公司将我们的干茶进行精致包装,依靠别人的品牌进入市场。很多外省的公司都来跟我们要茶叶,都说我们灵山的茶叶好,涩味少、香味浓又纯正。但我们没有自己的商标,成本高,也没有什么市场竞争力。”劳繁告诉记者。

  “直到2005年我开始筹划给自己的茶厂生产的茶叶注册商标。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商标最终确定为‘桂灵'牌,桂代表广西,灵就是我们灵山!”朴实的劳繁笑着给记者介绍。从此桂灵茶厂成为了灵山县第一家注册商标的茶叶生产私营企业。去年,劳繁的茶厂年产量达6.5万公斤,纯收入已超过30万元,同时也解决了村里200多人的劳动就业问题。

  这时,一位大嫂手提一包嫩绿的茶叶走进厂里,经过过秤、计算,大嫂很快就从厂长劳繁手中接过100多元钱,数了数后笑着走了。“现在每亩茶收入能有4000元到5000元,好的时候能达到8000多元。”劳繁说。

  如今,平南镇已经有茶厂11家,村民们种植茶园已达6000多亩。同时劳繁还将自己培育出来的100多万株优质茶苗免费提供给乡亲们种植,大力从技术、资金上扶持他们发展茶叶种植,并保价收购茶青,解决乡亲们的后顾之忧,确保村民既增产又增收,使茶叶生产成为了平南镇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据统计,在灵山像桂灵茶厂这样的茶叶生产企业共有110多家。2009年,全县茶园面积59537亩,干茶产量5343吨。目前,灵山县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认证面积达56685亩、占全县茶园面积的95.2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