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水利、民生水利之路,加强黄河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才能让母亲河永葆生机
随着沿黄河流域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引黄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加之缺乏统一管理,黄河自1972年开始出现断流,上世纪80、90年代断流加剧。断流造成黄河下游生活、生产供水危机,经济损失巨大,河流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根据国务院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于1999年3月1日正式对黄河水量实施统一调度。此后10年,黄河彻底告别了上世纪90年代“四年三断流”的历史。
围绕解决断流问题,黄河水利委员综合采取了行政、法律、工程、技术和经济手段,不仅取得了黄河连续10年不断流的成果,而且探索出我国大江大河实施统一调度管理的经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首先,它开创了世界大江大河实施全流域水量统一调度管理的先河,创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在黄河水量调度中建立的协调协商机制、制度体系、工作流程及技术要求,已上升为国家法律制度。黄河水量调度已成为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成功范例。
其次,通过对黄河水资源的统一调度,遏制了需水增长幅度,用水结构趋向合理,建立了公平、公正的用水秩序,保障了供水安全。主要用水大省用水量明显减少,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据测算,黄河流域万元GDP用水量由1990年的1672立方米降至2006年的354立方米,农田实灌定额由1990年的514立方米降至2006年的420立方米,减少了94立方米。
再次,遏制了流域生态恶化的趋势,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据统计,统一调度以来,在黄河天然径流比统一调度前的上世纪90年代减少的情况下,利津年均入海水量约增加了6亿立方米,非汛期入海水量增加了19亿立方米。统一调度提高了河道基流,加之流域治污力度加大,黄河水质显著改善,河流生态系统得到修复。根据遥感资料,2009年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比1997年增加了253平方公里。同时,鸟类种群与数量有显著增加,与1990年相比,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种类增加了109种,数量增加了400万只。至2006年,黄河口生态系统已恢复至亚健康。
第四,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据中国水科院和清华大学测算初步分析,统一调度10年间,累计增加国内生产总值(GDP)3504亿元,增加粮食产量3719万吨。
短短10年间,黄河从不堪重负到生机勃勃,成果来之不易。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黄河属于资源性缺水的流域,目前引黄用水仍处于较快增长阶段,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因此,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水利、民生水利之路,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己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黄河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才能让母亲河奔流不息、永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