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3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齐心抗大旱 携手保民生
  3月22日,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凤凰镇农民在铺设管道,准备用节水喷灌技术为春玉米补水。为应对特大旱情,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群众竭尽全力抗旱保苗。                              新华社记者 李 斌摄
  3月21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县雨过铺镇雨过铺村的村民在水稻秧田里忙着育秧施肥。在抗旱中,当地农民千方百计寻找水源引流灌溉农田,并开始培育水稻秧苗,保证大春播种。 新华社记者 陈海宁摄

抗旱款送农家

本报记者 王新伟 通讯员 施国俊

  近日,贵州省惠水县芦山镇的村村寨寨,总有几位背着挎包的人,汗流浃背地奔走在田间地头,把一笔笔现金送到农户手中。这些奔走忙碌的人是芦山镇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员,他们专程为农户发放抗旱资金和助耕贷款来了。

  目前虽然旱情严重,但芦山镇纳冗村12组村民胡元芝的40多亩经果林长势良好。一个多月前农村信用合作社给他及时贷款救急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胡元芝就焦急地来到芦山镇农村信用合作社递交了借贷申请。正是果树发芽的季节,但他家的水窖却已经见底,他必须马上打一口井,购买一套抽水设备。芦山镇农村信用合作社主任陈昌海和同事马上审核借贷申请,并安排人员走访了解情况。刚过3天,信贷员就把3万元贷款送上门来。

  陈昌海告诉记者,“我们的工作就是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切实给他们带来实惠。”今年以来,芦山镇农村信用合作社已经为农户发放贷款650万元,75%用于抗旱救灾。

送水车满载爱民情

本报记者 王新伟

  3月23日下午2点,贵州省望谟县大观乡政府院内,一辆小货车上摆满了水桶,从水龙头里流出的水缓缓注入桶内。

  “这是要往哪儿送?”记者问道。

  “送往弄袍……”烈日下,装水的人汗流满面,一丝不苟地工作着。

  下午4点,记者随着送水车来到了大观乡红星村弄袍组。车一到,红星村党支部书记胡志兴就大声喊话,“各位父老乡亲,乡政府的送水车来了,大家赶紧到村里送水点取水。”

  肩挑水桶的村民们很快就聚集到送水车前。副乡长崔永坤、杨昌军和几名乡干部用胶管把水从桶里抽出来,灌进村民们的水桶里。

  “我们先拿一桶水给村里的五保户!”副乡长杨昌军招呼道。

  63岁的石帮良是五保户,他和老伴还照顾着家里一位88岁的老人,当杨昌军和乡干部把一大桶水送到石帮良家中时,夫妻俩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顶着火辣辣的阳光,6名乡干部用了1个小时,把运来的2500公斤水分到了农户。

群策群力促春耕

本报记者 王新伟 通讯员 刘雪红

  3月20日,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通州镇丹平村村委会副主任苟洪坤照例起了个大早,他将农用车开到5公里外的取水点,把40个大桶灌满后,小心翼翼地搬到车上。今天,他送水的目的地是通州镇烤烟集中育苗点。

  在通州镇,像苟洪坤这样的党员义务送水员有30多名,他们承担了对烤烟育苗和全镇10个村中困难户的送水任务。这支每天穿梭在大山间的党员义务送水队,成为这个干旱季节里一幅最动人的画面。

  连日来,黔南州组织机关干部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抗旱救灾促发展”等活动,深入群众生产生活一线抗旱保民生、促春耕、促发展。同时,黔南州还组织干部深入一线开展苗情、墒情、灾情、病虫情、水情摸底调查,为农户送去抗旱机具、种子和肥料,动员和引导群众加紧春耕备耕;组织农技人员及时深入灾区,进行技术指导。在有水源有地块的旱区,乡(镇)集中育苗,确保不误农时、满栽满种;对无水源保证育苗的旱区,及时指导群众调整种植方向和种植结构;在养殖基础好、养殖资源丰富的旱区,积极扶持农户发展养殖业,弥补因灾造成的种植业减收。

  据统计,目前,全州共整合抗旱资金1亿多元,用于重灾区人畜饮水、救灾保苗、机具购置、田间追肥、生活救济和森林防火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