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企业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3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西焦煤集团
在煤炭资源整合中拓展更大发展空间
刘存瑞
  图为山西焦煤集团30万吨煤焦油加工项目现场。     本报记者 刘存瑞摄

重组整合有序推进

  “国有大企业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让我这个老煤矿人放心了。”原山西紫晟煤矿矿长、现山西焦煤集团霍州煤电公司紫晟煤业公司工会主席梁记全对记者谈起他对煤炭资源整合的认识,加入山西焦煤只会使自己的利益更长久,更有保障。作为新煤矿的管理者,身份变了,理念也变了,还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去年以来,山西省强力推进实施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的战略行动,全省矿井数量减少到1053座,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被全部淘汰,平均单井规模提升至年产100万吨以上,保留矿井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并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在整合中,有许多的小煤矿加盟进了大企业大集团,由矿主变成了股东。其实,像梁记全他们更为看重的是大企业大集团越来越强大的市场控制力和不可限量的成长性及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在重组整合中,作为山西煤炭行业的龙头企业,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共兼并重组了地方小煤矿172座,形成72座新煤矿,增加井田面积797.73平方公里,增加煤炭储量64.47亿吨。目前,协议签订率、主体到位率、换证率和资金到位率均达到100%。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使山西焦煤集团的产能增加了6926万吨/年,实力大大增强。

  山西焦煤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白培中告诉记者:“面对新纳入集团内的172座小煤矿,我们既感兴奋又有压力,既是发展机遇又有紧迫感,今年我们要把重组矿作为全年工作的重头戏,主要是如何尽早形成近7000万吨的产能增量。”一是按照“整合关闭一批、恢复生产一批、规划建设一批”的总体规划,让每个矿井对号入座,形成新的产能;二是开展“安全补套”为重点的重组矿基础建设,主要是抓好隐患排查、安全补欠、系统配套,成熟达标一个,准入一个;三是要按照“一井一面”高产高效、标准化和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的理念推进重组矿高标准起步,达到生产技术、安全监管、洗选销售、新产业后勤、文化建设“五配套”的目标,促进企业高质量跨越发展。

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山西焦煤集团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焦煤生产企业,现有西山煤电、汾西矿业、霍州煤电、华晋焦煤、山西焦化、投资公司等所属企业,在2009年尽管遇到了诸多困难,但最终还是实现了逆势增长,全年生产原煤8079万吨、销售商品煤6598万吨,实现利润40亿元。正如山西省社科院能源研究所的专家王宏英所言: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山西焦煤等五大煤炭企业业绩全面飘红,没有一家亏损。由此证明:一个行业或者企业,只有做大做强,也就具备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随着新整合矿井各项工作的开展,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在安排部署2010年工作时,提出要以开展“安全攻坚年、管理提升年、跨越发展年”为工作主线,尽早跨入“亿吨级、现代化、国际化”的能源集团行列。

  白培中说:“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是一条实现企业生产集约、经营专业、管理科学、安全长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一场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增添发展后劲,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攻坚硬仗。”在接管新整合矿井后,为了做好新组矿的人才储备,2009年,山西焦煤新吸纳了大中专毕业生2786人,技校及复转军人2087人。今年还将在劳动用工、员工培训、薪酬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等方面继续进行改革,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目前,山西焦煤集团正在加紧建设“煤—电—材”、煤—焦—化”六大循环经济园区和西山煤电高产高效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汾西矿业优质炼焦煤安全优质高效示范基地、山西焦化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基地,向更大更强更具竞争力的目标迈进。

  (本栏稿件均由本报记者刘存瑞撰写)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