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0年3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系列评论之四
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本报评论员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中,对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积极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当前,我国农业的开放度不断提高,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积累增多,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挑战也在叠加凸显。我国粮食生产连续6年获得丰收,粮食产量连创新高,但全社会粮食消费需求也在增长,从长期发展趋势看,粮食安全仍将面临人口持续增长、耕地和淡水资源约束趋紧、国际粮食市场供求变数增加等诸多挑战。 

现阶段我国农户土地的小规模分散经营虽是由基本国情决定的,但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标准化生产和机械化作业,又增加了生产成本和进入市场的难度,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不相适应。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促进农业生产上新台阶的制约越来越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措施落实,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

  一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形成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要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优化品种结构,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全面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加快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有关扶持政策要向商品粮调出量大、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突出的产粮大县倾斜;支持垦区率先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大型农产品基地,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按照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和发挥比较优势的要求,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积极发展与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密切相关的循环农业、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业,以及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等,发挥农业多种功能,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和农业整体效益。

  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的重点要放在良种培育上,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抓紧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与此同时,要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以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研发和推广应用农业节约型技术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性利用等环保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发展农业产学研联盟,实施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四是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要在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前提下,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推进农业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提供信息、技术、金融等全方位服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